高校思政课质量评价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亿万学生健康成长。2019年以来,郑州大学联合洛阳理工学院、信阳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相关论述为指导,紧紧围绕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在河南率先、全国较早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着力解决高校思政课“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学”的质量评价问题,创新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主渠道为中心,以“教师-课堂-学生”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质量评价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郑州大学思政课变革重塑,团结带动全省高校思政课达标升级,在全国其他高校推广借鉴取得了较好效果,有力推动了高校思政课质量评价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一、成果的形成过程
1.2019年至2020年:萌芽探索阶段。2019年3月19日,郑州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问题,专门召开会议认真学习研究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构建高校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战略设想和实践探索。
2.2020年至2022年:初步形成阶段。2020年6月20日,郑州大学不断深化高校思政课建设,依托省重大教改项目《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化和推进高校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效,初步形成了“教师+课堂+学生”高校思政课质量评价体系的雏形。
3.2022年至2023年:深化推广阶段。2022年5月8日,经过3年的不断探索和持续完善,突出强调“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地位作用,创新构建了“教师-课堂-学生”“三位一体”质量评价体系,联合其他相关高校成功申报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评价体系研究》(2019年以来高校思政课类唯一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得到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和重视,形成相关方案和制度在全省推广运用,受益教师七千余人,学生280万余人。
4.2024年发展至今:成熟定型阶段。2024年1月15日,项目研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关于“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更新评价理念,凝练实践经验、加强集成创新,紧紧围绕“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的质量评价问题,推进高校思政课以课堂为中心“三位一体”质量评价体系更加成熟定型,圆满通过省教育厅专家评审顺利结项。
二、成果的基本情况
1.成果的内容概述
高校思政课以课堂为中心“三位一体”质量评价体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相关论述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有效、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着力解决高校思政课“老师好好教、学生好好学”的质量评价问题,历经6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实践,逐步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主渠道为中心,以“教师-课堂-学生”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质量评价体系,具体包括教学质量评价、学习质量评价和课堂质量评价,实现了质量评价由单兵作战到集体作战、由局部探索到系统集成,由破冰突围到全面深化的转变,得到了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获国家级、省级教学研究项目40余项,编写出版和发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等著作论文30余篇;举办全国性教学研究会议5次,成果推广运用到河南及全国其他高校100余所;受益教师1万余人、学生290余万人,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00余项,有力推动了全省高校乃至全国相关院校思政课质量评价改革创新。
2.解决的教学问题
解决“老师用心教”评价“主观化”的问题。改变以学生评教、督导评课为标准的主观化评价,通过构建以思政课教师“六要”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实现从“主观评价”到“主客同评”的兼容。
解决“学生用心悟”评价“单一化”的问题。改变以考试分数、结果评价为主的单一化方式,通过构建以结果、过程、增值评价为重点的学习质量评价,实现从“单一评价”到“多维评价”的完善。
解决“课堂用心建”评价“片面化”的问题。改变“课堂评价”只关注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等片面问题,通过构建以课堂理念等为内容的课堂质量评价,实现从“片面评价”到“全面评价”的优化。
解决“思政课整体”评价“错位化”的问题。改变思政课质量评价结构乱、内容杂、指标多等问题,通过系统集成构建“三位一体”质量评价,实现从“错位评价”到“系统评价”的重塑。
3.解决的问题方法
针对“教师评价主观化”问题,以“主客同评”激发教师内生力。成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一支“六要”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指示,将其作为衡量教师思政素养的核心标准。建立了涵盖教师思政素养、教学能力、师德师风等全方面要素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组织8场专家论证会、对6000份调查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使评价量化、客观化,引导教师提升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全局视野、严谨自律、高尚人格,实现了从主观印象到客观依据的评价转变,促进教师成为“四有”好老师。
针对“学生评价单一化”问题,以“多维评价”提升学生获得感。成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重要指示,创新构建了基于学生政治认同、国情认知、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等4个维度的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一方面,综合运用线上学习平台数据分析、线下课堂表现考察、学生成长档案评估等3种方式,实现了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评价;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地制定个性化评价方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育人成效获得学生满意率96.5%的高度认可,有力提升了思政课吸引力,实现了从单一知识到全面发展的评价拓展。
针对“课堂评价片面化”问题,以“全面评价”增强课堂吸引力。成果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指示,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科学设计了基于知识传授、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素质提升等4个维度的全面课堂评价体系。通过在智慧教室中应用技术手段,精准采集课堂教学全过程数据,挖掘思政教学隐性行为模式,实时诊断思政课堂教学状态,并开展师生即时互动反馈,精准把握教学效果,实现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评价深化,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课堂教学质量测评优秀率从85%提升到92%。
针对“整体评价错位化”问题,以“系统评价”提升改革创新力。成果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重要指示,从系统论视角出发,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堂评价进行系统集成。在评价理念上,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更加强调“质量”;在评价内容上,构建“三维一体”评价框架,形成完整闭环;在评价方法上,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统一,社会与自我评价相衔接,整体与局部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创新评价手段,增强科学性;在评价反馈上,建立常态化改进机制,促进可持续提升。通过系统设计,形成了逻辑严谨、内容丰富、切实管用质量评价体系,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河南样板”。
三、成果的主要建树
1.系统集成了高校思政课以课堂为中心“三位一体”质量评价内容。
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评价。评价老师“用心教”的态度是否端正,如用心备课、用心授课、用心育人等。评价教师“用心教”的内容是否合适,如契合教材、紧贴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评价老师“用心教”的方法是否恰当,如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及问题解决,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合理使用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等。学习质量评价主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意愿、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学生“用心悟”的基础是否扎实,帮助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评价学生“用心悟”的意愿是否强烈,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评价学生“用心悟”的过程是否完成,帮助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推动学生认真学习。课堂质量评价主要对课堂环境、课堂理念、课堂学习及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课堂环境,包括课堂软硬件设施,日常维护更新及教学安排等;评价课堂理念,包括“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等教学理念;评价课堂学习效果,包括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等;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包括引导教师发挥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或手段等方面的情况。
2.创新运用了高校思政课以课堂为中心“三位一体”质量评价方式。
教学质量评价主要采取听课评价、材料评价、提升评价三种方式。听课评价主要通过学生、同行、校内外督导专家,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素质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直观地考察评价。教学材料评价,主要采取全面普查、随机抽查和竞赛展示等方式,对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和课件进行评价。教研提升情况评价主要采取自评和上级核评对老师参与课程培训、集体备课、教学竞赛、教学研究等情况进行评价。学习质量评价主要采取座谈、问卷调查和查阅资料三种评价方式。根据不同学院、年级和专业,按照一定比例选择一定数量学生开展2—3场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和习惯;通过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向学生发布问卷调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学习效果及意见建议;通过随机选择不同学院、年级、专业和班级,查阅学生的入学档案、教学手册和考试试卷等相关资料,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质量评价主要采取科学组建听课团队、开展随堂听课的评价方式。省教育厅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科学组建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听课团队,依托高校思政课展示(评价)平台(APP),遵守学校有关课堂管理规定和作息时间,采用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开展随堂听课并完成听课记录和评价。
3.科学制定了高校思政课以课堂为中心“三位一体”质量评价指标。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由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组成。具体包括教师态度、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创新特色等6个一级指标。教师态度包括教风严谨、课下答疑两个二级指标。教师素质包括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二级指标。教学内容包括两性一度、资源丰富、内容熟悉、思路清晰四个二级指标。教学策略包括双主体性、语言流畅、组织有序、注重互动、善于创新、评价合理六个二级指标。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准备、过程组织两个二级标题。创新特色包括创新举措、创新实效两个二级标题。学习质量评价指标由4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组成。具体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意愿、学习过程、特色项目等4个一级指标。学习基础包括学校层次、文理分科、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四个二级指标。学习意愿包括学习目标、毕业去向、学习兴趣三个二级指标。学习过程包括课前预习、出勤情况、课堂学习、线上自主学习、作业完成情况、参与竞赛活动六个二级标题。特色项目包括特色做法一个二级指标。课堂质量评价指标4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组成。具体包括课堂环境、课堂理念、课堂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效果4个一级指标。课堂环境包括教室硬件、班额合理、教学时间三个二级指标。课堂理念包括学生中心、理论素养、能力培育、学科要求四个二级指标。在课堂学习效果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三个二级指标。课堂教学效果包括课堂氛围、主动学习、学生受益三个二级标题。
四、成果的应用推广
1.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构建科学规范有序的思政课质量评价标准,打造高质量课程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六门思政课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全省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明显增强,主讲全国教育电视台《旗帜·中国青年说》节目《焦裕禄精神》,参加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在“领航计划”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33项,学生在思政课教师指导下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一等奖等20余项,在升学率、就业率等方面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2.教师素质能力明显增强。激励和督促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实效,负责人进入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出席参加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出版座谈会,主讲《周末理论大讲堂(第116讲)》。全省23位思政课教师在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奖,其中特等奖5人、一等奖5人、二等奖13人,获奖人数为全国最多。项目组成员出版和发表了相关论著论文近100篇。同教育部教材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打造5门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试题库,牵头编写的5门《教学要点和参考资料》成为全省思政课教师备课案头书,受到教育部负责领导的高度肯定。
3. 评价方案受到广泛借鉴。形成《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在全省高校推广应用,省委主要领导对相关经验做法给予高度赞扬。连续两年举办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研讨会,承办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集训营,开展思政课质量文化大讨论、“课堂革命”大讨论,共计20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研究成果在华东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各地10余所高校得到推广应用。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30余所省外高校到我校考察交流,借鉴学习我校思政课质量评价相关经验做法。
4.创新成果产生较大影响。教学成果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和集中报道,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导刊》等权威期刊,《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国家级、省级权威报刊,中央电视台、河南新闻联播等国家级、省级电视台,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党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学习强国、河南省教育厅网站等多家网络媒体对成果所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课堂质量大讨论、集体备课等研究成果、重要事件予以宣传报道,发表相关研究、理论宣传和新闻报道文章200余篇,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和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