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典耀”第34期】国际关系专业举办“典耀”读经典活动
  • 发布人:
  • 时间:2025-04-24
  • 点击:

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科特色,增强研究生对全球治理与国际政治经济互动的理解。近日,国际关系专业成功举办第34期“典耀”读经典活动,活动由成思佳老师指导,2023级、2024级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2023级硕士研究生王博雅主持,共同探索国际关系理论的深邃内涵。

此次活动聚焦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以及罗伯特·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同学们围绕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关系、制度合作与全球治理展开了深入讨论。

在分享《权力与相互依赖》的阅读感悟时,同学们围绕相互依赖理论展开深入探讨,认为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零和博弈的局限。书中指出,在全球化浪潮下,国家间在经济、科技、环境等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传统硬实力已难以全面阐释国际关系的复杂动态。同学们结合现实案例,剖析了非对称相互依赖对国家博弈策略的影响,并探讨了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的多元角色。此外,大家还就“复杂相互依赖”模式展开研讨,认为在当前国际格局中,国家需在竞争与合作间寻求动态平衡,以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在对《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的讨论中,同学们聚焦国际制度的作用,深入分析了霸权衰落后国际合作能否持续的问题。围绕国际组织功能、全球治理体系有效性及美国霸权变迁对世界秩序的影响等议题,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并结合全球贸易治理、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环境合作等热点问题,进一步思考了制度主义在国际合作中的核心作用。成思佳老师对同学们的深度剖析给予高度肯定,谈到《权力与相互依赖》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视野,凸显了软实力、制度力量及跨国依存关系的重要性,而《霸权之后》则为理解全球治理提供了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他鼓励同学们在后续研究中持续关注国际组织作用与规则体系稳定性,并结合现实案例深入思考霸权国政策调整的动因,以及制度化合作对未来国际秩序的塑造路径。

此次读经典活动不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同学们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浓厚兴趣,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运用不同理论视角分析国际问题的能力。成思佳老师总结到,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分析国际现象的多维工具,更学会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批判性思维去审视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仅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的学术底蕴,更为同学们未来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助力他们在国际关系领域不断探索前行,贡献智慧与力量。

同学们进行交流探讨

活动指导老师成思佳进行点评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