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彰显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特色,提升研究生学术理论素养,切实做到在马读马、在马研马、在马信马,近日,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举办第33期“典耀”读经典活动。刘玉娣老师指导本次活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学院学生刘骐硕主持本次活动。
在刘玉娣老师的引领下,活动有序展开,同学们分享本期阅读书籍。陈思宇认为《哥达纲领批判》提出的“公平分配”、“平等权利” 等主张是抽象且不切实际的,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劳动产品的分配必然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不可能实现绝对公平。这种脱离现实经济基础去谈分配的观点,极易误导工人运动的方向。随后,大家围绕陈思宇的分享展开深入交流研讨,就《哥达纲领批判》对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理解和实现合理分配等问题各抒己见,现场讨论氛围浓厚,思想火花不断碰撞。刘老师针对同学们的交流探讨进行总结,她认为,学术交流作为思想碰撞的重要载体,其价值不容忽视,多元学术观点的交锋碰撞能够激发创新性思维,并催生具有突破性的学术洞见。这种深层次的学术思想交融与辩证互动,不仅能锻炼批判性思维,也为学术创新能力提供不可或缺的认知范式。
刘玉娣老师在读书会上表示,举办读书会活动对于同学们提升各方面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有助于提升学术水平、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她认为,读书会活动应当长期坚持,力求办得精细、出色且全面。同时,她鼓励同学们,不管是在读书会活动期间,还是个人业余时间阅读时,在完成阅读和参与讨论后,都要认真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从而实现读书收益最大化。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