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典耀”第69期】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举办“典耀”读经典活动
  • 发布人:
  • 时间:2025-09-15
  • 点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指示精神,营造浓厚学术氛围。近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举办典耀读经典活动。学院教师暴占杰指导本次读书会活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全体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2024级硕士生倪思忠主持。

本期读书会以陈金龙的《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为研讨文本,展开读书分享。读书会上,同学们围绕纪念活动缘起、类型、意义以及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热烈的讨论。博士研究生刘昕冉从研究视角的创新,将纪念活动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并进行理论体系的建构。博士研究生王泳宏从纪念活动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传播政治理念的方式、塑造文化的功能三方面进行分享。硕士研究生王晓琳重点围绕书中第二章内容,深入讲解纪念活动的传播渠道,阐述这些传播渠道对扩大纪念活动影响力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硕士研究生杨晓雨聚焦于纪念活动的叙事建构,从书中内容出发,提炼出纪念活动与党的历史相互联系。硕士研究生倪思忠探究纪念活动的缘起、类型,全面且深入地展现纪念活动的多面价值。硕士研究生黄珊珊依据党史的各个分期,分析纪念活动的功能转型与纪念话语的演变,清晰呈现不同历史阶段纪念活动在功能与话语表达上的变化特征。硕士研究生张心意梳理在不同历史时期纪念活动所具有的不同历史意义,并从书中挖掘兴趣和疑惑点,激发对其历史意义与价值的进一步思考与探讨。硕士研究生葛孟丽和王硕将历史纪念活动分为历史事件纪念、重要节日纪念、历史人物纪念三个部分展开分析,深入且详细地解读了纪念活动与党的历史之间的紧密关联,系统总结了该书在揭示纪念活动政治、文化意义及学术价值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与重要意义。

总结点评环节,暴占杰老师为学生开展纪念活动研究提供了建议与方法:一是选取特定纪念活动进行个案深化,聚焦其功能演变或开展纵向历史脉络研究;二是开展比较研究,对比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纪念活动的优缺点,探究其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三是针对网上搜索的纪念活动高频词汇进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揭示公众认知与时代话语的变迁。

本次活动不仅展现了青年学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开阔的理论视野,更通过深度文本研读搭建起跨年级学术对话平台。同学们一致表示,将定期举办专题读书会,在书香浸润中培育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的研究生学术品格,为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注入青春力量。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