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来说,都不啻为中国治水史、新中国建设史上的经典,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辉煌典范。红旗渠,是林州人民以集体智慧和力量,写就的一段有形的中国历史。红旗渠纪念馆中展示的一切启迪我们:构思未来,需要智慧和前瞻的眼光,也需要大胆务实的憧憬和想象;实现梦想,需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胆识,敢挑重担、敢负责任的勇气,更需要脚踏实地、亲民爱民的情怀。”
经过前两天对林州市烈士陵园、林州市博物馆和红旗渠风景区总干渠的调研学习后,我们对林州市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红旗渠总干渠的修建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在院党委副书记郑发展老师、团委书记谭宇老师、17级辅导员蔡潼老师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红旗渠纪念馆进行考察学习,进一步探寻红旗渠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
实践行程:
到达红旗渠纪念馆后,我们首先来到了红旗渠关键的咽喉工程——分水闸。当时分水岭处海拔过高,漳河水无法越过,如若红旗渠水流不过分水岭,红旗渠就成了一条大废渠,林县人民引漳河水之梦就会破灭。通过修渠工人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努力,分水岭隧洞终于打通了。1965年4月5日,红旗渠通水仪式在这里举行,在人们热情高喊“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中,红旗渠水流过了分水岭,林县人民引漳入林的美梦成真了,如今的分水闸也成为了红旗渠十大著名工程之一。
矗立在分水闸前的红旗渠纪念碑不仅显示出人民群众无比的创造力,更告诫我们要饮水思源,不忘为修建红旗渠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先烈们的夙愿,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为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接着我们来到了杨贵老书记纪念馆。周总理曾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人们都如此评价杨贵说:“古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作为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老书记带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激起林州人民誓把河山重安排的决心,改善了林县十有九旱的状况。在参观完这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之后,我们无一不为杨贵老书记一次次不畏艰险、不忘初心的坚持精神和他为民情怀的责任担当所感动。我们要追思、学习、瞻仰、传承,沿着英雄的足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最后我们来到了本次行程最主要目的地——红旗渠纪念馆。刚进入纪念馆,老师们就耐心教导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记录这些珍贵的实物资料和影像资料,对我们理解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价值有很大帮助。
在红旗渠纪念馆内,震撼人心的纪录片,承载历史的修渠纪念品,馆藏无一不是林县人民艰苦开渠的见证。
在红旗渠精神展览上,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批示文件,以及三届国家领导人对学习红旗渠精神的指示,全面回顾和展示了红旗渠精神的孕育、形成、发展过程。
红旗渠精神激励着当代年轻人要多多尝试,要敢于创业,不畏艰难,发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实践感悟:
周恩来总理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走进纪念馆,红旗渠承载的厚重历史便迎面而来:一张张老照片,展现的是当年改造自然的勇气;一个个旧锤头,记录的是曾经气壮山河的声势。绵延1500公里,“定叫山河换新装”,靠的是当年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靠的则是今天林县人民“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代代传承,不断丰富,在其引领下的林州市,安阳市乃至整个中原地区,必定越来越好!
——16级本科生司鹏辉
今天参观学习了红旗渠纪念馆,我再一次被红旗渠精神所感染。在一个那么贫穷的年代,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人们没有犹豫地背上工具,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这样一项光荣的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种精神值得我去学习,更值得我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
——16级本科生田思雅
在今天的红旗渠纪念馆调研学习中,我收获颇丰。纪念馆中每一幅历史照片都令人心生敬畏,一件件修渠工具是林州人民艰苦奋斗的见证,一张张表彰通知是对林州人民不怕困难的赞扬。通过重温革命前辈的奋斗历程,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懂得了“不忘初心跟党走,不怕艰苦谋发展”才是我们当代人应该坚守不变的。
——17级本科生位文帅
红旗渠,承载历史,见证梦想,昭示未来。红旗渠畔拓荒创业的火热激情照亮了每段平凡的岁月,激励着这里的人们执着地守望精神家园,续航梦想,书写传奇。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弘扬红旗渠精神,是为了让历史告诉未来,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