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青年之声 / 正文
郑在实践|探红旗渠基因,感红色情怀,宣党建理论(五)
  • 发布人:
  • 时间:2018-08-30
  • 点击: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

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院团委书记谭宇老师、2017级辅导员蔡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古城村,看望当年参与过修建红旗渠的牛来吉和余存金老人。在他们的讲述中,我们更加真实地了解了红旗渠修建的不易。

初到古城村

 

厚重的黄土地、古朴的房子、干完农活回家的村民、路边晒的粮食……这些就是古城村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虽然到达古城村已经接近晌午,但老乡们热情地回答着我们的问题,帮助我们寻找参与修建红旗渠的老人。

访问牛来吉老人

牛来吉老人今年已经79岁,岁月在老人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是提起当年修建红旗渠的经历,老人还是满脸的自豪。牛来吉老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退伍的革命军人。他参加了红旗渠三干渠的修建。1964-1974年担任生产队队长,管理当时的一百五十多人。回忆起修渠的艰难岁月,他主要讲述了两个方面。

第一、在生活条件上。林县自古至今旱灾频发,新中国成立后三年自然灾害更是让林县恶劣的自然条件雪上加霜。当时修渠人每天的口粮是八两,实际上分到每个人的口粮远远不够,但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支撑着修渠人努力去完成每天的任务。挖野菜、吃柿子、“深挖洞,广积粮”,同老鼠抢粮食,生活条件上的艰苦是修渠人经历的一道难关。

第二、在修建过程中。要在巍巍的太行半山腰上开凿出一条能通水的渠,其难度可想而知。修渠人每天天不亮就要上工,冬天顶着严寒,夏日顶着酷暑,春节都不休息。牛来吉老爷爷回忆村民中有因危石掉落被砸而牺牲的,有为了采集野菜而掉落悬崖牺牲的。

从老爷爷口中我们得出,红旗渠的修建对当地的影响是巨大的。修建前,小麦等粮食作物亩产只有三百来斤,如果遭遇恶劣的自然灾害,亩产只有二百来斤,但修渠之后,因为有了稳定的灌溉水源,粮食亩产节节攀升,已经达到七八百斤,红旗渠的巨大作用体现在林县人民的方方面面。牛来吉老爷爷是修渠人,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将共产党人不畏牺牲、不惧艰险的精神融入自己的生命中。

访问余存金老人

余存金,1936年生,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名退伍的革命军人。1968年开始参与到修建红旗渠中,负责修太行山至平湖段。余存金老人用生动的语言给社会实践全体人员讲述当时修建红旗渠的艰苦过程

余存金老爷爷当时所在的班总共十几个人,一班一天负责修一寸,一个人最少干8-10小时,实行军事化管理。修渠实行任务量法,不超标地完成固定的任务,这样做既使连队减少了伤亡,也受到了县里的表扬。修渠时先用炸药炸开山体,然后进行人工清理,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当时困苦的生活环境,使得参与修建的人民每天都吃不上饱饭,每天发放的饭量又有固定的标准,一天六两,通常一天只吃两顿饭。妇女们会参与其中,把节省下来的粮食送到渠上。

余存金老爷爷又讲到当时修建青年洞时,炸掉的石头落下来砸死很多青年人,他们这种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余存金老人的叙述以及亲身实例,成员们更能体会到红旗渠修建的不易,更能体会红旗渠精神的伟大。修建红旗渠的过程既是林县人民征服、改造大自然的过程,又是红旗渠精神孕育产生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

同学们认真地记录

同学们认真地做好笔记,并及时录音录像,保存这些珍贵的资料。

历史不仅承载过去,更包含着启示未来的智慧。追溯岁月的长河,审视红旗渠精神,我们认识到,时间可以流逝,大地可以荒老,只要社会还在发展,红旗渠精神就永远值得珍惜和传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