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红色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红色意蕴与中国共产党伟大实践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具体精神形态,其价值涵养过去、引领现在、影响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用红色精神武装青年意义重大。
二、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陈妮妮
团队成员:张哲、朱珂丹、陈艳真
三、红色精神进校园
——图1 实践团成员在十二中校门口合影——
明初心,担使命。2024年1月9日,传承红色薪火实践团来到了沁阳市紫陵镇第十二中学,开展“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的主题进校园宣讲活动,一览峥嵘岁月下前辈们运筹帷幄的风范,感受红军将士忠于革命的坚定信念。
(一)现场宣讲
实践团成员陈妮妮为紫陵镇第十二中学九(2)班学生生动讲解了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沁阳市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强调了青少年学习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传统。
——图2 实践团成员宣讲现场——
(二)互动提问
最后,实践团播放了有关红色资源的宣传片,增强宣传效果,使同学们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体会丰富的红色资源。宣讲活动由一场趣味问答活动推向高潮,通过抢答的形式,激发了同学们的活力和热情,大家充分调动知识储备,踊跃发言,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图3 宣讲提问现场——
此次进校园宣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学校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学习,大家上了一堂别出心裁又趣味性十足的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深切感受到自身的使命和肩上职责,在红色教育中振奋精神,每一个人都深受启迪,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四、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故居调研
——图4 宋学义故居——
宋学义故居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西北2.5公里的王曲乡北孔村处,2008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学义故居建于20世纪60年代,坐南面北,两进院落,2001年,被公布为沁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辟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实践团队成员陈妮妮、张哲、朱珂丹、陈艳真将通过寻访河南红色遗迹——宋学义故居,回顾那段红色峥嵘岁月,追寻红色初心,讲好中原红色故事,做好红色传承和红色教育,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一)宋学义居所主屋
宋学义居所主屋呈现了宋学义及其家人生活场景、生活工具以及一部分家庭合影。这些遗迹真实地呈现了宋学义的生活状况。
——图5 宋学义主屋图景——
(二)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纪念展馆一
宋学义,1939年参加抗日游击队,编入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当战士,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6 宋学义少年时期事迹——
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县的“反扫荡”战斗中,宋学义及战友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手榴弹、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被山腰上的树挂住。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图7 狼牙山五壮士——
——图8 宋学义生前用具——
(三)狼牙山五壮士——宋学义纪念展馆二
抗战胜利后,宋学义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农村,拖着伤病之躯,带领群众,努力生产,支援解放战争,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解放后,宋学义扎根农村,艰苦创业,扎扎实实地带领村民治水患、修水利、平整土地、植树造林,改变了家乡贫穷的面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图9 宋学义参加各项活动合影——
1971年6月26日,宋学义因病去世,终年53岁。1979年6月25日,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图10 宋学义生前学习书籍——
——图11 实践团成员在入党誓词前合影——
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广场,入党誓词和党旗赫然入目。团队成员在宋学义故居广场,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这誓言不仅仅是短短的80个字,更是对党真诚与炽热的感情,这些字句历经岁月的磨洗,愈加清晰,初心使命历久弥坚。
五、沁阳市博物馆——革命史迹陈列馆
——图12 实践团成员在沁阳市革命史迹陈列馆合影——
为积极学习宣传红色精神,实践小组来到沁阳市博物馆中的沁阳革命史陈列馆。革命史陈列馆是一个将革命史的纪念性和现代的教育作用融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一个方面,在启发群众爱国精神和继承弘扬民族文化方面有着积极地影响。
(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年-1927年,中国人民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北洋军阀的伟大国内革命战争。面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有着深沉爱国情怀的沁阳人民积极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寻求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紧紧拥护中国共产党,为党和国家事业奋勇向前。
——图1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7月15日,蒋介石政府发动“七一五”政变,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国民大革命失败。面对国民党的镇压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奋力反抗。在此背景下中共沁阳支部委员会于1932年3月在紫陵建立。沁阳党组织在恢复一系列活动中逐渐壮大力量,在开辟晋豫边革命根据地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14 实践团成员参观现场——
(三)抗日战争时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1937年8月,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又掀起了反共高潮。沁阳在逆境中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武委会,同时组建了抗日大队沁河支队,在各地妇救会、农救会紧密配合下,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图15 实抗日战争时期——
(四)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0月国民党85师、32师及“还乡团”亦乘机疯狂反攻倒算,于10月15日占领沁阳县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我军民经过备战训练,于1947年7月奋起反击,6日收复了县城,沁阳第二次解放。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全县人民斗志昂扬,一边剿匪清霸,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一边踊跃参军,支前参战,以土地改革,促进农业、工商业大发展的丰硕成果,来迎接全国的解放。
——图16 实践团成员学习现场——
六、实践感悟
寻访的实践活动拉下了帷幕,但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却依然持续不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放眼未来。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内容来源于:传承红色薪火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