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峦层林尽染
平原蓝绿交融
城乡鸟语花香
一、实践简介
本项目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聚焦乡村振兴,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旨在评估和总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成效和经验。项目通过对乡村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多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乡村振兴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评估其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实际成效。同时,项目还将总结和提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为今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二、团队成员
孟柯汝 冯雅笛 何明珠 刘咏丹 张欣欣 王政威 张慧仪
余若语 刘 洋 吴京博 李冰艳 李奇瀚 李 博
三、项目地点
1.洛阳市嵩县
嵩县地域,炎帝时称伊国,夏为豫州伊阙地,商称有莘之野,春秋为陆浑戎地拥有中药材1300余种,被誉为“中药宝库”。盛产于嵩南山区的柴胡被称作“嵩胡”,是中国原产地保护品种,皂角、银杏被认定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嵩县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人口64.9万,地处伏牛山北麓熊耳山、外方山之间,全县95%的面积为山区,有“九山半陵半分川”之称,森林覆盖率达65.23%,为省级森林城市。该县横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有国家大型水利工程陆浑水库,是洛阳市重要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近年来,嵩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中,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激活县域生态竞争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有力抓手,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嵩县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耕地保护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嵩县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国家重点保护一、二级野生动物80种,国家重点保护一、二级野生植物21种。同时,该县近年来累计实施国土绿化3.8万亩,完成“绿带”建设1.5万亩,“绿廊”提升0.6万亩,“绿村”建设144个。

2.许昌市鄢陵县
2020年鄢陵被命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鄢陵,因古“鄢”国建都丘“陵”而得名,鄢陵生态环境突出,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拥有1个省级花木产业化集群,形成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等2400多个品种,花木覆盖率32%、森林覆盖率7.5%,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享有“天然氧吧”“中原之肺”之称,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鄢陵县围绕建设“生态鄢陵、文明鄢陵、富强鄢陵、幸福鄢陵”总目标,依托域内70万亩花木林海资源,积极探索符合地方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不断壮大花木产业、生态经济和康养产业等,培育高质量发展绿色增长点,形成了“以花木改善生态、以生态承载旅游、以旅游繁荣三产”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成为全国“一县一业”样板县(市),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鄢陵模式”予以推广。

3.安阳市滑县
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滑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滑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地处安阳、濮阳、新乡、鹤壁四市交汇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曾是颛顼帝的都城和卫国的都城,明洪武七年改称滑县。滑县是全国唯一粮食生产先进县“十二连冠”,河南第一产粮大县、中国小麦第一县,素有“豫北粮仓”之称,粮食总产量连续30年位居全省第一。滑县作为农业大县,始终肩负着扛稳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载体,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强县建设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生态兴县、生态强县”战略,持续把传统农业大县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强县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绿色化、产业化发展,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立足农业大县实际,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大县高质量发展。

(内容来源于:绿野向兴实践队公众号)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