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青年之声 / 正文
学院学生党支部赴红旗渠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实践研学活动
  • 发布人:
  • 时间:2024-11-08
  •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学生党员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10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赴安阳红旗渠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实践研学活动。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学生党支部一行来到红旗渠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个个仿制的沙盘模型,当年修渠工人们用过的提灯、开凿工具,全面回顾和展现了红旗渠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雄浑博大、荡气回肠的红旗渠精神给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和启示。随后大家以“红旗渠分水闸”为起点,沿渠徒步数公里,切身感受人工天河修建的不易,重温那段难忘的奋斗历史。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施工由全县抽调出的300余名优秀青年组成,他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也要坚决拿下“小鬼脸”。团队青年在青年洞前喊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传承红旗渠精神,郑大青年在行动!”的口号,得到了现场其他参观群众的叫好和鼓掌。团队成员在青年洞前重温入党誓词,以青年前辈为榜样,传承红旗渠精神,砥砺前行。伟大的奇迹,壮丽的景色,永恒的精神,不朽的史诗,为团队成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学习,一日纵览千年中国文字发展的光辉历程,学习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汉字演绎。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领略“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发现与探索历程,追溯一脉相承的汉字起源,感受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体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此次活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参观学习、亲身体验、小组研讨等形式,在学习思考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体验中感悟精神,在交流研讨中凝聚力量,深刻体悟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大家表示将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老一辈那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支部党员谈感悟】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 吴培钊: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要更加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精神力量,将青春热血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 郭宸溪: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实践充分表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在新的伟大征程上,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汲取不竭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 刘珂君: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肩负着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崇高使命。广大青年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将“小我”融入时代“大我”,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青春的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 多炳太: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党员,我们要勇担时代使命,传承红旗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红旗渠精神永在!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第五党支部书记 李星龙: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要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浪潮中奋勇争先,争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先锋。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第六党支部书记 张倍瑜: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郑大马院学生党支部将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秉承红色精神,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