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洪流激荡,方映青春之光
枫桥古韵悠长,新篇力行正当时
情润枫桥,青春力行
新时代的号角吹响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续写枫桥新经验
扬帆远航,不负青春韶华
一、项目简介
实践团队以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办事处、焦作市马村区东苑社区、开封市龙亭区北门道社区、郑州市博学路办事处为案例开展理论宣讲,研究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情感教育现状,挖掘基层情感教育创新路径。
心系基层 情暖民心
本实践团队依托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展推广中的情感教育经验和实践样态,选取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办事处、焦作市马村区东苑社区、开封市龙亭区北门道社区、郑州市郑东新区博学路办事处四个实践地点,聚焦基层情感教育助推社会基层矛盾化解,深入基层调研,走进一线看发展,亲身感受基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情感教育的发展成就,探究基层情感教育面对的困境及其原因,并提出完善路径,形成基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情感教育模式。
此外,实践团队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面向中小学、社区等一线开展理论宣讲,深入群众,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基层情感教育的经验和故事传递到基层每一个角落,调研宣讲并行,形成“调研——宣讲——理论”的闭环实践模式,为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传播青春力量。
二、项目成员
团队负责人:吴京博
团队成员:杜一武、刘梦姗、孟柯汝、栾书韵、余若语、刘语彤、王子怡、吕兰智、冯雅笛、许佳音、刘咏丹、朱珠、张嘉怡、刘洋
三、项目地点
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办事处
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街道锚定“党建+网格+调解”,积极探索“一网三化”工作法,把网格化作为治理切入点,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网格联动、三化协同的基层治理工作新路子。该街道细化党建引领网格作战单元。街道下设12个二级网格、73个三级网格,又以楼宇、路段、单位等为基本单元,细化成立652个微网格,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三级网格党总支+微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五级组织体系。构建五级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架构,即一级网格抓总、二级网格督导、三级网格排查、微网格跟踪和楼院党小组掌握信息。探索“三长九员一书记”工作模式。做到每个三级网格都配强“三长九员一书记”,推动网格党建联建、矛盾联调、问题联解。
焦作市马村区东苑社区
东苑社区是典型老龄化社区,做好服务供给、平安守护是社区的主要任务。近年来,该社区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建立“微网格+微服务”治理模式,在服务精细化上下功夫,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明显提升。“微网格+微服务”治理模式运行以来,累计服务群众2079次,收集解决问题410个,为群众帮办代办事项538项,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68件,连年保持了“零信访、零事故、零案件”,形成了“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楼院,难事不出社区”的居民自治新格局。冯营街道不断加强和改进“三零”创建工作,用好“微网格+微服务”,构建起群防群治的第一条防线,以“微”力量撑起基层治理新局面。
开封市龙亭区北门道社区
龙亭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驻龙亭区人民法院调解工作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守正创新,探索建立“3+1+6+3”工作机制,推动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出色出彩。聚焦“诉调对接、合力联动、一站服务”工作目标,打造多功能、全方位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强保障、建机制、提质效,深化“三项举措”,探索矛盾化解工作新思路。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8206起,调成4844起,有效减轻了群众诉累,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在老旧小区改造、旧房拆除等易发生矛盾纠纷问题中,发挥出稳定器和减压阀作用,实现了矛盾化解中“情、理、法”的有效统一,为源头预防、前端化解提供了坚实力量,逐步形成了“人民矛盾人民调,社会矛盾社会调”的矛盾化解体系。
郑州市博学路办事处
近年来,郑州市郑东新区博学路党工委以“楼栋说事儿”工作法为抓手,把群众由矛盾纠纷“当事人”变为化解纠纷“话事人”,创建以群众为主体的矛盾调处化解机制,畅通“解事儿”渠道:一是楼栋议事,小事快办,楼栋服务队建立“民情档案”和标签式台账,在“说事儿点”展开讨论,做到就地解决;二是支部领事,专事专办,各党支部书记划片分包,灵活调整矛调方式,就地跟进处置;三是专班解事,难事联办,针对涉及面广、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建立专门化解专班,关键节点邀请群众评判,共建共治,整理“评事儿”的问题建议,凝聚强大合力,构建多元善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内容来源于:情润枫桥 青春力行)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