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背景
饮食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地域与民族特色,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然而当下传统饮食文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党的二十大作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决策,部署了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水韵食华先锋队”积极响应号召,开展“江河海畔·非遗食韵”——当代传统饮食文化探源与传承文化宣传实践,以体验、调查、宣传等形式,探寻各地特色非遗美食,助力其更焕光彩,传承文化根脉。
实践目的
本实践旨在通过文化学习与宣传,提升社会对传统非遗美食与匠心技艺精神的关注和了解,促进传统饮食文化繁荣发展,让古老韵味在现代社会的脉络里绵延生息,实现多元文化共鉴共荣。
实践成员
张鑫玥 张苏子 张嘉怡 赵艺程
张伯伦 袁莹蕊 张欣怡 周怡静
赖林逸 郑恩羽 亓雨辰
实践内容
寻味滨海
河海交汇,九河下梢,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天津丰富的饮食文化。炸糕色泽金黄,外酥里糯;麻花形状独特,酥脆香甜。而煎饼果子,不仅是天津美食的代表名片,更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摊制煎饼的绿豆面,散发着淡淡的豆香,金黄的蛋液交叠其上,再撒上葱花、芝麻,铺上薄脆或油条,刷上浓郁的甜面酱、腐乳……这一道道工序,是相传的技艺,凝聚着心血与坚守。实践团队成员即将奔赴天津,探寻传统非遗美食,与当地手艺人深度交流,挖掘文化根源,学习文化技艺,传扬文化魅力。
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岛屿,碧海蓝天,椰林摇曳。这里的饮食文化极具热带特色。老爸茶搭配各种小吃,让人们享受松弛悠闲的时光;煎堆色泽金黄,外皮酥脆,内馅软糯,为餐桌点缀些许香甜;文昌鸡更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皮黄肉白,肥而不腻,清淡却不失滋味。而海南粉,历史悠久,传承至今,仍然是海南人饭桌上的常客。它口感爽滑劲道,以大米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成细粉,再配上十几种佐料,味道鲜香,酸甜开胃。水韵食华实践队即将踏上这片热情的岛屿,深入海府街道,探寻海南粉的制作奥秘,感受海南非遗美食的独特魅力。
寻味黄河
中原腹地,九州之中,特殊的位置孕育了河南悠久深厚的饮食文化。烩面作为河南美食的杰出代表,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河南烩面汤鲜味美,面筋道有嚼劲,精选的羊肉和羊骨,加上七八味中药,小火慢炖,煲出的汤白如乳,香气扑鼻。以优质小麦面粉为面条原料,加入鸡蛋和盐反复揉搓,捏成片状后将两面抹上麻油,几番抖动拉成薄面条,在滚水里沉浮翻滚。烩面浇上鲜美的羊肉汤,放上几块炖煮得软烂的羊肉,搭配各种辅料和调味料,味道更鲜。2021年,河南烩面入选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实践团队成员即将奔赴充满烟火气的登封,以非遗美食为依托,宣传中原文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素有“塞上江南”之称,黄河从山川平原蜿蜒而过,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寻味宁夏,有一种味道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那便是大武口凉皮。它不只是一份小吃,更是承载着无数人青春与回忆的美食符号。大武口凉皮用面粉,经过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薄如蝉翼,韧性十足,入口爽滑劲道,每一口都充满着面粉的清香。再搭配上鲜嫩的黄瓜丝、胡萝卜丝,清爽解腻,与凉皮相得益彰。那灵魂酱料,更是店家的不传之秘。实践队来到宁夏大武口,用镜头记录下凉皮的制作过程和传承人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品尝这舌尖上的美味,感受来自这里的独特魅力。
寻味长江
西湖嵌于原野,长江滚滚东逝。浙江杭州,西湖享誉全国,其包容度名响四野。包,包容万物,小笼包正是“包”容的具象。柔韧的面皮包裹着的是杭州人的记忆,也包裹着四海人民所熟悉的味道。它承载着旧时的传统,也有着创新的痕迹;传承着民族的记忆,也有着外来的刻印。笼笼上蒸,步步高升,层层叠叠的是蒸笼,更是多元文化共筑的高楼。深入探求小笼包内的非遗文化,探求中华民族的内在基因。
西南之域,两江要冲,山川形胜,九州要枢,孕育了重庆独特的饮食文化。重庆小面色泽红亮,香气翻滚,精心调制的花椒辣油与弹力筋道的面条相得益彰;若想探寻春之风味,那非南川笋宴不可,南川竹笋发于春而茂于秋,鲜香嫩脆的竹笋与重庆传承已久的烹饪手法相辅相成,带来舌尖上的竹笋盛宴;重庆鸡公煲宛如一场舌尖上的热辣狂欢,肉质紧致,辣而不燥,香料味道完美交融,辅以口感丰富的新鲜配菜,给食客带来酣畅淋漓的美食体验。诸般食馔皆呈渝州风情,令人食之忘忧。实践团队成员将赴往重庆南川,亲身感受山城非遗美食的百般滋味,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千年烹饪技艺,体味文化风韵。
实践结语
美食寻根,文化探源。水韵食华先锋队的“江河海畔·非遗食韵”之旅即将启航,他们将奔赴黄河、长江与滨海之地,在非遗美食的世界里,领略匠心传承,见证古老技艺与现代生活的激情碰撞!
(内容来源于:水韵食华先锋队)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