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黄河文化,彰显青春担当

实践背景
郑州,位居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在此源远流长、熠熠生辉。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璀璨的中原文明,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承载着深厚的民族记忆与精神内涵。从古至今,黄河沿岸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丰富的民俗文化以及波澜壮阔的治河故事,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当下不少年轻人对黄河文化的整体认知趋于碎片化,对其深厚底蕴和重大意义缺乏系统且深入的理解,对于黄河文化在中原地区乃至整个华夏文明发展历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也知之甚少。黄河博物馆作为展示黄河文化的重要窗口,馆藏丰富,系统呈现了黄河的起源、演变、治理以及它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等诸多内容。为响应国家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增强青年群体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青韵承文实践组期望通过深入参观黄河博物馆,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学习,梳理黄河文化脉络,挖掘其深层价值,让更多人领略黄河文化魅力,助力这一伟大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团队成员
吴亚萌、江梦瑶、谭颖

活动目标
通过参观黄河博物馆内丰富的陈列展示,收集相关史料,厘清黄河文化从远古至近现代的发展脉络,明确不同历史阶段黄河文化在经济、民俗、治理等方面展现出的特点及传承关系,构建起涵盖“时间跨度—地域影响—文化表现—精神内涵”的多维历史体系。深入挖掘馆藏中如古老治水工具、沿岸民俗物件等代表性物品背后隐藏的历史故事,整理并撰写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文化解读文章,让公众更好地了解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制作公众号推文,以“亲历者视角”重现黄河边的生活场景、治理故事等,增强大众对黄河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借助此次实践活动,提升团队成员的实地调研能力,使其熟练掌握展品信息记录、与馆内专家及参观者进行口述史访谈、对各类史料进行甄别校勘等专业技能,培养成员对黄河文化研究与传播的综合素养,为后续更好地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地点
黄河博物馆——这座承载着华夏母亲河厚重历史的场馆,既是黄河文化的汇聚地,更是黄河精神的“展示厅”。馆内陈列的每一件展品,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或是古老的治水工具,见证着先辈们对抗水患的智慧与坚韧;或是展现黄河沿岸风土人情的画卷,用色彩描绘着往昔的烟火人间;亦或是记录重大治黄工程的史料,字里行间藏着对守护黄河的执着。 我们将踏入各个展厅,与馆内专家交流,明晰黄河文化的发展脉络;亲自参与展品讲解,在讲述中体会“传承有意义”的责任与历史长河中“继往开来”的使命共鸣;更会深度挖掘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沉默的展品成为黄河文化教育的“活课本”。这不仅是一次参观学习,更是一场“让黄河文化可感可知”的实践——用目光捕捉展品里的岁月痕迹,用话语传递传承中的磅礴力量,用内心领悟黄河文化里的深厚内涵。

结语
黄河文化是民族文明根脉中熠熠生辉的部分,它承载着华夏儿女的智慧与记忆,是我们深厚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此次青韵承文实践组参观黄河博物馆,沿着岁月痕迹探寻,梳理黄河文化脉络,挖掘背后珍贵故事,努力构建完整认知体系。愿实践队能化作火种,点燃大家对黄河文化的传承热情,使其在当下绽放光彩,让这伟大文化如璀璨星河般,永远闪耀在历史长空,让其文脉不断传承,滋养后世。
(内容来源于:青韵承文)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