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青年之声 / 正文
学院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预热篇(11)丨点亮河南,回溯工史——豫见初心洛阳实践队续燃红色薪火
  • 发布人:
  • 时间:2025-08-06
  • 点击:

探访工业脊梁赓续红色血脉

豫见初心洛阳实践队

实践背景

在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发展史上,洛阳始终是工业振兴与红色基因交相辉映的标志性城市。作为一五时期国家重点布局的工业基地,这座古城在计划经济年代承载着民族工业崛起的重任——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轴承厂等共和国工业长子在此落地生根,数万名建设者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在一片农田上建起现代化工厂,造出了中国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第一台液压支架等国之重器,用钢铁与汗水书写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业史诗。这些工业遗产不仅是国家工业化的见证,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血脉。

当下,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号召下,深入探访洛阳的工业遗址、博物馆与现代企业,既是回溯新中国从制造空白工业大国的奋斗轨迹,更是透过机床的锈迹、奖状的斑驳、老工人的讲述,触摸那代人工业救国、实业兴邦的初心。这不仅能让人们直观感受工业脊梁的担当,更能从红色工业文化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力量,让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精神在新时代持续传承,为民族复兴注入不竭动力。

实践人员

谢佳琪、闵佳琪、朱泓颖、菅梦涵、谭颖

一拖集团东方红农耕博物馆

地理位置

一拖集团博物馆位于洛阳市涧西区建设路,依托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简称一拖)这一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而建。一拖始建于1955年,是中国农机工业的长子,博物馆则系统梳理了企业从建厂到发展的完整历程。馆内建筑延续了苏式风格的印记,青砖红墙搭配对称式布局,部分展区保留了当年的厂房结构,还原了拖拉机生产的早期场景。

展区以时间为脉络,依次呈现了建厂初期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后的转型突破、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等阶段。通过数千件实物展品,包括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东方红的原型机、不同时期的生产设备、技术图纸以及老职工的工作证、奖状等,全方位展现了一拖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主研发的历程。馆内还通过多媒体互动装置,再现了当年工人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以及拖拉机从生产线走向田间地头、支援国家农业建设的历史画面。


历史价值

作为中国农机工业发展的缩影,一拖集团博物馆不仅承载着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记忆,其展示的工业生产流程、技术革新成果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建筑本身融合的苏式工业风格与农机文化元素,亦具备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见证中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窗口。

中信重工厂史馆

地理位置

中信重工厂史馆位于洛阳市涧西区建设路,依托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而建,该厂是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始建于1954年。史馆紧扣企业70余年的发展轨迹,建筑外观融入了重工业厂房的硬朗风格,灰砖墙体搭配巨型钢构装饰,既保留了工业遗产的厚重感,又体现出机械制造的力量感。

馆内以国家重器 工业脊梁为主题,分设奠基创业”“改革突破”“创新领航三个展区。通过展示不同时期的矿山机械、冶炼设备等大型实物展品,以及设计手稿、老照片、荣誉证书等资料,系统呈现了企业从生产基础矿山设备到研发大国重器的跨越。其中,为国家重大工程配套的巨型齿轮、盾构机核心部件等展品,彰显了企业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特别是为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国家工程提供的关键设备,成为馆内的亮点。


历史价值

中信重工厂史馆不仅记录了中国重型机械工业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其展示的重型装备制造技术、企业改革经验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建筑与工业展品的融合也凸显了工业美学特色,是展现中国重工业发展成就、弘扬工业精神的重要载体。

涧西苏式建筑群

地理位置

洛阳涧西苏式建筑群是指一五期间,苏联在洛援建重点工程时建造的厂房和生活区等,总面积9743.43平方米,主要包括一拖、中铝洛铜等企业的厂房,以及涧西区2号街坊、10号街坊等苏式建筑。涧西苏式建筑群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位于洛阳市涧西区建设路50号,始建于1954年,投产于1965年。

历史价值

涧西苏式建筑群主体建筑呈现出典型的苏式风格,其外观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红墙、尖顶以及规整对称的布局等元素,彰显出独特的建筑风貌,整体特色鲜明,别具一格。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全方位展现了当年苏式建筑在涧西这片土地上的建设背景、发展脉络以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具有独特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宏大叙事风格,是中国乃至世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工业遗产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区之一。洛阳涧西苏式建筑群总体布局、规划肌理、功能分区、节点设计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建筑平面布局、建筑体型、形式、色彩等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洛阳轴承厂(洛轴集团)

地理位置

洛阳轴承厂始建于1954 年,是一五期间 156 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其位于洛阳市涧西区建设路96号,现为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轴承行业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制造企业,洛轴拥有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产品涵盖九大类型、3万余种,从内径6毫米到外径15米,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2。洛轴是中国加工直径大、精密程度高轴承的诞生地,还为神舟系列、嫦娥飞船提供配套轴承。

时代价值

历经70多年发展,洛轴现有洛龙、涧西2个生产基地,员工5800 余人。作为一五计划重点项目,不仅见证了国家工业化进程,还通过持续自主创新,填补多项国内轴承技术空白,培养大量专业人才,支援国内外轴承企业建设,成为国企改革样板,挺起了民族轴承工业的脊梁。


结语

传承工业薪火,是守护共和国脊梁的脉搏。一拖、中信重工、苏式厂房与洛轴的钢铁轰鸣,凝结着几代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匠心与担当,镌刻着从百废待兴到智造强国的时代密码,是民族自信的滚烫血脉。愿此行厘清洛阳工业脉络,深挖技艺传承与精神记忆,构建系统认知;更盼点燃接续奋斗的热情,让老厂基因在新时代淬火成钢,为中国制造续写青史,让这份红色薪火永续流淌!

(内容来源于:豫见初心洛阳实践队)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