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我们在行动
太行渠韵 青春先行
预热篇
林州的山峦,记归期岁岁往复
太行的石缝,藏红史声声如故
古巷的窗棂,承非遗脉脉相护
掌心的纹路,接薪火寸寸渐熟
今晨的行囊,载乡村步步奔赴
太行山麓,盛夏的风拂过山间梯田,也吹动着年轻的心绪。来自郑州大学清渠如许实践小队的三名成员,在家乡林州,以微薄脚步丈量这片热土的振兴脉搏。在庙荒村的田埂旁,大于家庄的村舍边,石板岩的峭壁之下,任村的老街巷口,我们将用心聆听土地的低语与乡亲的期冀,采集最真实的一手数据,亦探索振兴最坚实的路径。
1.大于家庄
清渠如许实践小队的振兴探访之旅,首站将聚焦于大于家庄。它紧邻繁华的林州市人民公园,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城郊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板。
城郊焕新,烟火生金
大于家庄的活力之源,在于敏锐把握“公园经济”机遇,探索出多元业态并进的振兴路径:在这里,村民们巧妙改造传统农房,保留乡土韵味,融入现代舒适,打造出吸引市民周末度假的精品民宿群,节假日常常爆满;依托公园巨大客流,傍晚至夜间,村口及周边道路变身热闹市集。特色小吃、创意手作等地摊灵活多样,不仅升腾起浓浓烟火气,更成为村民低门槛创业增收的新渠道。
在大于家庄,清渠如许实践小队将深入走访特色民宿经营者,体验观察夜市地摊的运营模式,切身感受这个村庄如何借势城市资源、盘活自身潜力,在升腾的烟火气中开辟出一条城郊乡村主动融入、特色发展的振兴新路。这里升腾的烟火气,是活力,更是希望。
2.庙荒村

清渠如许实践小队的振兴探访之旅,第二站将深入太行山麓的庙荒村。这里曾因贫瘠而得名,如今却因“五星”支部创建的璀璨光芒,成为林州市乃至河南省乡村振兴的耀眼标杆,连续两年摘得省级“五星”支部桂冠。
“五星”闪耀,荒村蝶变
庙荒村的华丽转身,是林州市“五星”支部创建强劲东风的有力印证。全省部署启动以来,林州市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构建了科学严密的创建体系,实打实照亮了庙荒村的振兴路。
在庙荒村,清渠如许实践小队将对话“五星”支部带头人,探访特色产业合作社,切身感受党建引领如何激发内生动力,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书写“荒山”变“金山”的振兴传奇。这里闪耀的“五星”,是方向,更是力量。
3.石板岩小镇
清渠如许实践小队的振兴探访之旅,第三站将前往林州市西北方向、南太行深山峡谷中的石板岩镇。犹记60年前,石板岩人用扁担挑起了南谷洞水库的建设重任,为红旗渠输送生命之水;而如今,这座峡谷小镇赓续红色精神、拥抱绿水青山,在传承与创新中续写振兴篇章。
红脉传承,绿韵新生
在今年的“五一”假期,石板岩小镇迎来旅游“井喷”:太行大峡谷核心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破万,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200%。发展的背后,是小镇始终坚持正确的文旅发展理念。从战略引领到党建助力,从氛围营造到招商引资,再到成果共享——我们看到依山傍水的小镇,正在经历一场全方位的文旅蝶变,“中国画谷”的品牌日益响亮。
这次实践探访,清渠如许实践小队将聚焦乡村振兴,深入学习考察其发展路径,分析其规划的合理性,感知党建引领的关键作用,更体悟全民合力共创文旅胜地的人民力量,看一看招商引资如何与当地文化风情相契合、如何转为民生幸福的动力。这里的文旅蝶变,是发展,更是幸福。
4.任村
清渠如许实践小队的振兴探访之旅,终站将抵达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任村。这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山水风光秀丽,更有区位优势、特色产品的加持。从产业培育到民生改善,每一处细节都藏着乡村发展的密码
薪火继志,产业赋能
任村曾用热血书写革命史诗,如今又以实干蹚出振兴新路。这里有历史文化古迹、红色革命遗址,红旗渠穿境而过;林果业蓬勃发展,特色产业并驾齐驱;青山绿水,未来可期。从活化红色资源、升级传统农产,到村企联动,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任村书写下乡村振兴“产业为基、文化为魂、民生为本”的鲜活样本。
清渠如许实践小队将与村干部探讨治理智慧、向老党员学习奋斗精神、跟新农人取经创业故事,在实地探访与思考中,了解乡村发展的现实现状、探寻其发展未来。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是奋斗的印记,更是振兴的画布。
实践队员将带着“读懂乡土中国”的初心奔赴林州各地乡镇——在大于家庄的烟火气中,感知城市与村庄共生的魅力;在庙荒村的“五星”闪耀中,领会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石板岩的石缝里,思考文旅如何织就新篇;在任村的田埂上,探寻红色基因下的时代发展。
我们期待,这段旅程能让青春与时代同频,把课堂里的理论转化为田间地头的观察,把书本上的“乡村振兴”链接眼前的产业、笑脸与炊烟。脚下的泥土会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是遥远的蓝图,而是无数人正在书写的现实。
(内容来源于:清渠如许实践队)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