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青年之声 / 正文
学院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篇(8)丨点亮河南,触摸文明——行走河南 豫见古都实践队探寻开封文化
  • 发布人:
  • 时间:2025-08-14
  • 点击:

行走河南·豫见古都

开封篇





你见过“活”着的千年古都吗?

当北宋的州桥重见天日,

当龙亭的倒影映照今朝,

当铁塔的砖石诉说坚韧……

一群大学生,用脚步丈量开封,

探寻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

古都文脉如何“活”在当下,启迪未来。


团队成员

吴京博、李奇瀚、宋怡甜、李苗雨、吕兰智

 珊、李尚芊、白羽茜、苏柏羽、彭家蕊

卫子煜、王辛怡、刘梦姗、平雯文、李佳树


缘起:古都密码,时代之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探寻新时代古都文脉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破题之道”,实践团队踏上了“行走河南·豫见古都”的首站征程——八朝古都开封。这座被黄河文明深深滋养的城市,以其举世罕见的“城摞城”奇观,成为历史层累的立体史书。数日考察,6个文化坐标,团队成员试图了解:厚重的文化基因如何被保护、被激活、被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第一站:龙亭公园

登临龙亭,俯瞰潘杨二湖,湖光映照千年殿宇。脚下,是层层叠压的宋、金、元、明、清历代城址,“城摞城”的奇观在此刻变得无比具象。这里不仅是北宋皇权的象征,更是开封数千年兴衰变迁的立体缩影。我们调研发现,这片古老的空间,正通过精心的保护与展示,成为凝聚市民文化认同、吸引游客感知历史的核心地标。熙攘的人群,是古都魅力在当代最生动的注脚。

团队成员在龙亭前合影留念



第二站:州桥及汴河遗址

踏入考古现场,震撼扑面而来!沉睡地下数百年的北宋州桥,以其宏大的规模、精美的石刻,瞬间将大家拉回《清明上河图》的繁华盛景。清晰的汴河河道断面,仿佛能听见当年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喧嚣。这无可辩驳的考古实证,不仅为理解北宋东京作为国际大都会提供了关键实物支撑,更深刻印证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连续性。站在这里,如何让这些“活”的历史转化为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宝贵资源,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

团队成员在州桥及汴河遗址前合影留念


第三站:开封博物馆

从夏都老丘到煌煌东京,开封博物馆用丰富的文物、模型、图文与多媒体手段,系统梳理了古都跌宕起伏的文明史诗。团队成员特别关注博物馆如何运用现代理念与科技,对古老文化进行创造性激活与有效传播。那些静默的文物,在这里变成了可感、可知、可互动的历史文化教材,让千年文脉真正“活”起来,走入大众心间。


团队成员认真学习古都文化


第四站:河南大学

走进底蕴深厚的河南大学,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学术气息。作为扎根中原的学术重镇,河大在宋史研究、黄河文明、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成果斐然。与跨校际学子的交流,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高校作为知识生产与传播中心的关键作用:培养专业人才、深化理论研究、为地方文脉保护传承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他们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征程中不可或缺的学术担当。

河南大学


第五站:开封铁塔(开宝寺塔)

仰望历经千年风雨雷电、水患兵燹却巍然屹立的开宝寺塔,唯有惊叹与折服。精湛的技艺与精美的艺术已令人称奇,更震撼人心的是它所象征的坚韧不屈的城市精神。这座“活”着的丰碑,早已超越物质本身,成为凝聚开封城市灵魂、塑造独特文化气质的精神图腾。如今,它吸引着八方来客,其承载的精神价值也在新时代持续传递着力量。

团队成员在开封铁塔公园前合影留念

第六站:开封城墙

调研尾声,团队成员走上国内保存较好的开封古城墙。这里,文物保护与民生改善、城市更新实现了巧妙融合。修复后的城墙,串联起环城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城墙之上,历史遗存与现代城市景观和谐共生。更令人惊喜的是,NPC沉浸式演出等活动,让古老的城墙“开口说话”,生动讲述开封故事。这为我们探索文化遗产如何在服务当代生活、提升城市品质中实现创造性转化,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样本。

团队成员在开封城墙前合影留念


感悟

数日的“开封深度行”,团队成员用脚步丈量历史的厚度,用心灵触摸文明的肌理:龙亭的台基,叠压着北宋宫城的空间密码;州桥的河道,凝固着运河文明的流动史诗;博物馆的展柜,解码着古都兴衰的文化基因;铁塔的砖石,铭刻着城市不屈的精神脊梁;城墙的脉络,串联起古今交融的活力画卷。

当潘杨二湖的倒影映照现代灯火,当考古探铲触碰千年未断的文明根系,团队成员真切领悟:古都文化的时代弘扬,就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让文化遗产成为滋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让城市记忆筑牢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这正是青年学生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探寻历史深处精神动能的深刻一课。


王城气象今犹在

千年繁华再现眼前


开封,不只是一座城,更是一部“活”着的中华文明史诗。

行走其间,我们触摸过去,更思考未来。

(内容来源于:行走河南 豫见古都)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