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星火路”
青春·团结·奉献
赓续红色血脉 践行青年担当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 红色基因给予时代新人文化方向。培养时代新人,必须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挥其在思想引领、价值取向和精神滋养等方面的功能,以红色基因给予时代新人价值引领、精神动力,让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基于对红色基因时代价值的认识,以及将理论指引转化为实践行动的自觉,“新青年・星火路”团队以“赓续红色血脉,践行青年担当”为宗旨,开启了一场兼具历史深度与理论高度的红色实践之旅。从承载思想觉醒记忆的北大新青年编辑部,到镌刻武装斗争史诗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从见证制度变革惊雷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到警示和平珍贵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在实地探访中触摸红色脉搏,在亲身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用脚步丈量信仰厚度,用镜头记录实践历程。
团队成员

刘子歆、付杰婕、李雅欣、李春雨、王瑞博
实践纪实
一、思想启蒙的策源地:北大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坐落于北京箭杆胡同20号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物质载体,其460平方米的四合院落空间,浓缩了中国近代思想转型的核心轨迹。1917年陈独秀将编辑部迁至于此,使这座包含18间半房屋的建筑,成为“民主”与“科学”理念的传播中枢。在这里,陈独秀、李大钊等先驱以笔为器,通过《新青年》杂志构建起反封建的思想阵地,其刊发的《敬告青年》《青春》等文,突破传统伦理的桎梏,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铺设了思想路基。从空间政治学视角看,这一场域的价值不仅在于保存历史遗存,更在于其作为“思想实验室”的象征意义——它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揭示了思想启蒙作为社会变革先导的历史规律。
.






二、武装斗争的史诗载体: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位于北京复兴路9号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以15.3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构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武装斗争的立体叙事体系。作为国庆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其43个陈列厅通过近5.9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将21万件套文物转化为历史叙事的物质符号。从土地革命时期的简陋军备到新中国的国防重器,从长征路上的生存器具到“两弹一星”的科研遗存,这些展品按历史逻辑串联起“武装夺取政权—捍卫国家主权—建设国防实力”的实践脉络。这一场域的叙事本质,是对“革命实践与国家建构”辩证关系的具象化呈现,其展览逻辑暗合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论,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革命形式”的创造性发展。





三、制度变革的历史见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建立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以约2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成为近代中国制度转型的关键见证。其南北两区1.2万平方米的展厅内,馆藏辛亥革命相关文物1000余件、历史照片1万余张构建了“帝制崩溃—共和初创”的历史场景。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在此引发制度变革的连锁反应——湖北军政府的成立与十五省的相继响应,标志着两千余年封建帝制的崩塌。从历史辩证法视角看,这一场域所呈现的辛亥革命,既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节点,也为后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历史镜鉴。其展览叙事深刻揭示了“制度变革的渐进性”:晚清统治的腐朽为革命提供了必然性,而武昌新军的起义则成为偶然性的引爆点,二者共同构成历史进步的推动力量。





四、历史反思的价值坐标: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核心理念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通过空间叙事构建了民族创伤记忆的集体认知框架。不同于其他场域的正向叙事,其展览空间以“苦难—反思—和平”为逻辑主线,通过“万人坑”遗址、遇难者姓名墙等物质载体,将个体苦难升华为民族记忆。从历史认识论角度看,这一场域的价值在于打破“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思——通过30万遇难者的实证记录,确立历史真相的不可动摇性;通过幸存者证言与国际法文献的互证,构建“记忆—正义—和平”的价值链条。

其出口处“和平鸽”图片雕塑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出口处“和平鸽”图片雕塑与国际友好宣言的并置,更将历史记忆延伸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维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服务于现实实践”的实践品格。




实践意义
“新青年・星火路”团队的实践之旅,循着历史经纬串联起思想觉醒、武装斗争、制度变革与和平警示的精神脉络,其核心意义在于实现了从认知到行动的深度升华:一方面,通过沉浸式探访四大红色场域,团队将书本中抽象的历史概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现实存在,完整感知近代中国救亡图存与民族复兴的精神轨迹,深化了对红色基因起源与力量的认知,筑牢了信仰根基;另一方面,在与历史的对话中,团队体悟到“觉醒”“斗争”“变革”“和平”等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这些精神内化为奋进动力,更激发了“强国有我”的青年担当——让团队明确作为时代新人,需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事业,以传承红色基因的自觉行动,接过历史接力棒,确保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结语
踏过觉醒的起点,穿越烽火的征途,铭记变革的惊雷,沉思历史的回响,“新青年・星火路”团队的红色实践之旅,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历史追寻,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淬炼。实践队以脚步丈量信仰的厚度,以心灵感知基因的温度,在革命先辈奋斗过的热土上,深刻体悟到红色血脉中奔涌不息的磅礴伟力——那是思想启蒙的锐气、武装斗争的胆魄、制度变革的勇毅、珍视和平的清醒。
(内容来源于:新青年星火路追寻团)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