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青年之声 / 正文
学院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篇(5)丨点亮河南,砥砺初心——“寻迹二七”实践队寻访红色地标,传承红色精神
  • 发布人:
  • 时间:2025-08-29
  • 点击:

寻迹二七实践队

寻访红色地标,传承红色精神

郑州二七纪念塔

郑州二七塔。

这座高耸入云的双塔,

不仅是郑州的城市名片,

更承载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工人运动史。

汲取经验和智慧,

激励我们更好地迎接当下的挑战,

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团队成员

杨志愿、姚佳琳、王琪


一、实践地点

郑州二七纪念塔坐落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标志性建筑。

郑州二七塔


这座高63米的仿古联体双塔建成于1971年,不仅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更是郑州最重要的城市名片和红色教育基地。塔内设有多个展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全面展示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历史全过程。

它坐落于市中心繁华的二七广场,周围车水马龙,现代商业大厦林立,而这座仿古联体双塔却以其独特的历史韵味,在现代化都市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实践过程

实践团成员提前查阅了大量关于二七大罢工的历史资料,制定了详细的参观学习计划。早晨九点,实践团准时抵达二七广场,首先从外观上观察了这座独具特色的双塔建筑。塔身呈五角形,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结构,塔尖的红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其次,实践团随机采访了多位参观者,包括当地老人、青年学生和外地游客。一位七旬老人动情地讲述了童年听父辈讲述的罢工故事,让成员们感受到了这段历史的深远影响。实践团还与现场讲解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更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最后,成员们还通过拍摄照片、录制视频、记笔记等方式,详细记录了塔内展陈内容、建筑特色以及参观者的反应。特别注意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在革命先烈照片前驻足讲解,红色基因在一代代人之间传承。

三、实践总结

铭记历史,红色传承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不仅了解了二七罢工的历史意义,更感受到了红色基因在当代的传承与发扬。这为实践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思想洗礼,也将成为实践队成员大学生活中难忘的一页。

杨志愿:

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深入了解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这一历史事件。工人们为了争取自由和权利,不畏强暴、团结斗争的精神令人震撼。这场运动充分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和先进性,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王琪:

二七纪念塔不仅是历史见证,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它提醒我们:

1.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

2.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工人阶级的本色和优良传统。

3.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姚佳琳:

本次实践活动让我们走出了课堂,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访谈、交流讨论等形式,获得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学习体验。我们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将牢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

(内容来源于:寻迹二七实践队)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