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青年之声 / 正文
马院新声丨双生逐梦,共赴郑大
  • 发布人:
  • 时间:2025-09-07
  • 点击:

双生逐梦

共赴郑大


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如期迎来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其中,一对来自河南南阳的双胞胎姐妹武晓飞、武晓燕格外引人注目。姐妹二人分别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即将在马克思主义院开启崭新的学习生涯。今天,我们走进这对姐妹,倾听她们的求学故事与青春担当。

同行相伴,“研”路共进

备考之路漫长且艰辛,如何在枯燥的背诵与反复的刷题中保持专注、突破瓶颈,是武晓飞与武晓燕共同面对的课题。姐妹二人深谙“张弛有度”的道理,武晓飞直言:“考研不是一场‘硬熬’的消耗战,适当的放松是为了更好地蓄力”。

双胞胎的默契更让她们拥有独特的学习方法。她们常利用吃饭、休息的间隙“突袭提问”,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脉络”到“思政教育原理”,用语音快速梳理框架,卡壳处立即翻书巩固。“碎片化抽查既能检验效果,也能在轻松中加深记忆,”武晓飞笑着说。

在她们看来,学习中的“良性竞争”与“互相支撑”从不矛盾。成绩始终在伯仲之间的两人,将“你追我赶”化作共同进步的动力。“看到对方某章节掌握得更好,自己便会暗下决心;遇到困难时,另一方总会毫无保留地分享,”武晓燕坦言。正是这份“同频共振”的陪伴,让二人的求学之路从不孤单。


undefined

学思践悟,笃行向远

“当理论照进现实,与生活细节共鸣的那种‘恍然大悟’,让我坚定了深入学习的信念,”武晓燕分享道。于她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抽象教条,而是能够指引现实的“底层逻辑”,她以骑电动车上坡时“以退为进”的策略为例,生动诠释了矛盾分析法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智慧。

这种对理论的深刻认同,不仅源于学术兴趣,更源自一份清晰的时代使命感。在信息纷繁的互联网语境下,武晓飞认为,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首先体现为“做一名明辨是非的清醒者”——不盲从、不沉默,敢于批驳歪曲历史、诋毁英雄的错误言论,主动传递正向声音。

谈及郑州大学“求是担当”的校训,姐妹二人各有深刻体悟。武晓飞解读道:“‘求是’即实事求是,治学需脚踏实地,为人须正直求真;‘担当’则是行动上的责任感,对己、对社会都要负责。二者辩证统一,终要落于‘知行合一’。”武晓燕则表示,若未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将校训融入教学实践,“努力‘站稳讲台’,以行动践行郑大马院人的使命。”




青春筑梦,扬帆起航

如今,姐妹二人即将踏入研究生校园,既有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也有对未来的清晰规划。武晓飞希望在导师的指导下,深耕专业,从研读著作到发表论文,逐步提升学术能力;武晓燕则期待尽快适应研究生学习节奏,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多参与实践活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面向正在奋斗的学弟学妹,她们真诚分享心得:“保持积极心态远比盲目努力更为重要。”武晓飞鼓励大家既要相信付出终有回报,也要接纳过程中的挫折与停顿。武晓燕特别提到“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她提醒备考者不必困于“准备不充分”的焦虑,无人能够万事俱备,坚持到底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新征程已经开启,新篇章正在绘就。武晓飞和武晓燕姐妹的故事,展现了个人求索的坚持、同行互助的力量以及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们必将在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以踏实坚定的脚步走出属于自己的宽阔人生。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