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学院“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以线上形式举行了“2021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既新版教材‘三进’集体备课会”。教研室全体专兼职教师、南阳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新疆哈密广播电视大学等兄弟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共同参加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程明欣教授主持,采用线上方式进行。
集体备课会集中讨论了三个主题:1.习近平七一讲话精神融入概论课;2.如何将防汛抗疫融入开学第一课;3.推动2021新版教材进教案、进课堂、进头脑。老师们分别就这三个主题各抒己见、互相探讨。
蒋桂芳老师认为讲好概论课要讲史与讲理相结合,要坚持以史解理、以案说理。在开学第一课中,要从河南防汛抗疫的思政元素中找准贴近学生的切入点,把道理讲出来。朱西周老师分享了对于百年党史融入概论课程方式的看法,他认为要在课堂上融入情感,要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宋艳萍老师认为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不仅要放在第一课讲,要贯穿到整个课程中去讲。在讲防汛抗疫的内容时,要敢于直面社会治理在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的缺点和不足,让学生客观地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张威老师认为概论课有完整的教育体系,要把体系升华成一条线,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总结成一条主线,再在两条主线上加入具体的案例内容。郭文荣老师认为要把学院周荣方老师、张淞杰同学防汛抗疫的优秀事迹融入课程。开学第一课要把各门思政课之间的关系、整个概论的主线讲出来。高昂老师从三个方面发表自己的见解:思政课不光要讲防洪抗疫故事,还要把时代精神讲进去;“开学第一课”要有总体观,把不同时代的基本问题放在总体层面上讲;要重视经典文献在课程中的使用。
方兰欣老师提出了对新教材体系如何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考,他提出“3个三”的方法:把握课程教学的3个点,知识点,重难点、聚焦点,三点汇成落脚点;;教案是教材向教学的过度,要把握3个新,新内容、新结构、新表述;教师的能力素养水平决定教学效果,要做到3个真,真学、真懂、真教。张崔英老师认为理论只有与现实结合起来,才能说服人,720洪灾就是最贴近的现实,可以把防汛救灾融入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群众路线”等教学内容里。杨光老师分享了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在将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课程的思考。张涵老师认为要注意党史学习教育一以贯之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不能割裂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课堂上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那么会犯大错误。
本次集体备课会,老师们讨论热烈、集思广益,对教学内容、教材使用、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纷纷建言献策,为本学期概论课程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