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召开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第二次工作推进会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涵式建设咨询会
  • 发布人:
  • 时间:2022-03-10
  • 点击:

36日,学院召开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第二次工作推进会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学科内涵式建设咨询会。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清华大学肖贵清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易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树荫教授,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庞立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宋进教授,山东大学张士海教授,武汉大学佘双好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永贵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四川大学蒋永穆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授,兰州大学刘先春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燕连福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万美容教授,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岩教授,同济大学陈大文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梁教授,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教授,河南省省委党校副校长赵士红教授等20多位专家学者、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3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以线上方式召开,学院院长刘吕红教授主持会议。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以来,充分贯彻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升郑州大学、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水平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为郑州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注入新的内涵。

与会专家强调,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要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一核心,进一步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学科资源投入与保障、推动学科规划建设。学校要提供充足的人、财、物保障,做实做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质量提升,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支撑平台。

与会专家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核心要义,也是新时代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人才的时代要求。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特点,尽快实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人才培养工作扎实落地,统筹推进研究院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构建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

与会专家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需要阵地和平台支撑,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跨流域跨区域学科平台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会议品牌建设方面的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和现实意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期刊的筹备建设,虽然难度极大,但是更具有推动学科发展的使命意义。要加大力气协调各方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阵地和平台建设。

与会专家表示,要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引领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核心,整合紧密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统筹师资力量,推进学科群建设管理。加强现有学科平台的整合优化,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体系。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优势特色学科支撑,学科集群发展的学科群生态。

与会专家认为,服务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神圣使命,也是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应有之义。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主动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区域社会经济等重大现实问题、理论问题等开展研究,形成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智库成果,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转化为服务国家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

会上,刘吕红教授介绍了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发展情况。她表示,专家学者们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学科平台建设的方向、方式、方法,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我们将认真研讨、充分汲取,聚焦工作重点、凝聚平台力量,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为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在中原大地起高峰增添新内涵、注入新动力。

(供稿:胡树飞、苏阳、和亚飞  审核:刘吕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