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第三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中原论坛”第十分论坛“党的建设”论坛在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02室顺利举办。论坛围绕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研究、理想信念教育、党建、马克思的“人民”思想等主题进行了讨论。来自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的5名青年学子围绕主题作宣讲发言,学院院长刘吕红教授作指导点评。分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任中义主持。
复旦大学黄昊峰提出“近邻”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是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将党的领导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社区治理优势和治理效能的创新过程。复旦大学马乐惠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人民思想的演进过程,立足于总体之维、群体之维和个体之维,具体探讨了马克思“人民”思想的现实价值。东北师范大学黄雅楠认为《共产党宣言》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资源和实践经验,为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详尽的方法论指导。厦门大学黄而彬认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完成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根本性的历史转向,推动社会从“防御性现代化”走向“自主性现代化”。天津师范大学王韩认为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源自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初心,蕴含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凸显于“伟大飞跃”中的历史实践。
点评环节刘吕红院长强调,论文的选题要聚焦现实问题、厘清发展脉络、注重实践运用。在写作过程中,要在明晰前后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注重思想严密、加强说理论证,提升文章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任中义老师对此次论坛进行最后总结,并预祝青年学子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行稳致远,在学术研究上获得更大的成就。分论坛“党的建设”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