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60余人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开展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8月22日上午,开班仪式结束后,研习班集体参加专题学习。哈密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张小贤以《西路军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为题,为全体参训教师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生动精彩的专题党课。张小贤老师从西路军西征的历史背景、征战的历史过程、西路军的精神内涵、西路军精神的时代价值等方面,对西路军壮烈的斗争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课程结合悲壮的战斗过程、感人的人物事迹向大家生动展现了西路军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通过专题学习,各位老师深刻体会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励大家自觉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

22日下午,研习班首先来到哈密市博物馆,开展“传承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主题现场研学活动。哈密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是哈密市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和陈列展览中心。研习班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哈密自然与地质陈列展”“哈密古代文明展”,在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结合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认识。

随后,研习班又来到哈密市伊州区回城乡阿勒屯古街,领略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感受乡村振兴的哈密实践。走在古街上,学员们细细品味哈密刺绣与十二木卡姆,慢慢欣赏农民画与葫芦雕刻艺术,被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的魅力深深吸引。深刻的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哈密市将阿勒屯村打造成了乡村文旅精品村,不仅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还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了就业致富,成为边疆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