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推动思政课常讲常新,2024年1月26日,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郑州大学)举办“述往思来 向史而新”名师圆桌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田向勇、许昊、苏彦玲、杨向昆等思政课教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生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学院教师陈曦担任主持。
会议聚焦社会热点话题,围绕学生普遍性困惑与矛盾进行解疑释惑与心理疏导,与会思政课教师与参会学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韩银姣、李怡伦、朱育可等学生代表以历史为线索,围绕历史与伤痛,历史与未来、历史与世界观、历史与文化事业的发展、历史与工业文化及工业资源的整合、历史与未来城市发展等九个话题展开交流探讨并提出疑问,老师们对以上问题一一作答。
针对“历史与伤痛”以及“历史与世界观”的问题,田向勇老师以哈尔滨文旅事业发展为切入点,结合日本731部队侵华事件,以丰富的史实告诫同学们务必重视民族历史,不忘来时路,既要反思伤痛,更要砥砺前行。
随后,许昊老师针对“历史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强调,要做好历史研究,求真求实;要抓住历史的主流,加强正面宣传,发扬正能量的精神;要注意讲故事的技法,贴近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讲述。
就如何挖掘好、利用好“工业文化资源”的问题,杨向昆老师从专业角度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工业旅游的观点并鼓励学生多层面思考。同时,杨向昆老师提出在进行历史问题研究时,在考虑价值意蕴的同时也应当对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们保持理解与尊重。
与会师生还对“悠久的历史是国家(城市) 前进的动力还是阻力”这一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苏彦玲老师对大家的观点进行了点评,指出在发展中形成鲜明的文化标识具有较大的优势,悠久的历史在我们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问题的关键是要利用好历史给予的宝贵资源,助力城市发展。
会议最后阶段,大家对历史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与会学生开展了热烈的讨论,陈曦老师对大家的观点进行了点评与补充,强调历史是人类的经验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秉持文化创新和传承的原则,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焕发光彩。
在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郑州大学)举办的“名师圆桌会”上,师生之间畅所欲言,会议从多样化的素材中拓宽育人大视野,通过现实案例引发师生交流思考,有利于思政课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切实解决学生思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