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实践立德树新人,凝心铸魂谱华章”寒假社会实践成果展示活动。郑州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莉华,研工部部长张世勋,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海涛,校团委副书记王炜苹,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薛安国、院长刘吕红、党委副书记高昂、副院长杨静娴及教师代表、青年学生240余人参加活动。

薛安国在致辞中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彰显了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理论研究的精准性、社会实践的有效性、成果展示的丰富性和品牌影响的广泛性四个特征,凸显育人本质;研究要聚焦重点主题,关注乡村振兴战略、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层治理等重点主题,坚持理论学习、实践研习、学术产出一体化,在社会调研中深化对现实国情的认识,积累才干,创新育人篇章。
成果展示环节,11支社会实践团队围绕红色脉络——精神谱系篇、文化寻根——探寻非遗篇、历史对话——博物馆篇和青春回响——基层工作篇四个篇章展开,进行了异彩纷呈的展示。高昂在点评时高度肯定了学院学生开展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强调活动深化了社会实践育人的内涵和形式,充分凸显了实践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激励同学们把实践的成果转化为理论的思考,深刻体悟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刘吕红在总结时强调,鼓励并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培养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更好的开展好学生社会实践,她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意见建议,一是要学好理论,掌握本领,用理论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热点;二是要有凌云之志,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用敢打敢拼的实际行动,融入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之中;三是要把小我与大我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行动,以大格局、大气魄勇立时代潮头,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的成功举办,充分发扬了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展现了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精神风范,对激励青年继续学深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投身基层实践,赓续红色血脉,挖掘中原文化深厚内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具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