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第二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讨会”分论坛三成功举办
  • 发布人:
  • 时间:2024-05-13
  • 点击:

5月11日,“第二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讨会”分论坛三在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12室顺利举办。来自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昆明理工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师生围绕主题作会议发言。分论坛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训龙教授主持、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斌教授作指导点评。

南开大学李甜围绕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了发言,深刻分析了其发展历程、科学体系、时代意义和实践指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梦华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内容体系与实践路向进行了发言,认为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意义重大,应该从把握契合点、找准切入点、探索运用点和注重关键点四维向度探索其实践路径。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张珺倩老师围绕教学竞赛展开,认为教学竞赛给自己带来的不只有基础功的巩固,也会给自己带来精神成长,教学竞赛带来的内驱力和助力形成合力,推动了自己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全面提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杨吉涛围绕创新驱动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发言,他认为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可持续传承和创新发展,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维度的复杂过程。这不仅要求我们在科技、文化、制度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还需要我们具备前瞻性的视野和开放性的思维。昆明理工大学周丽塞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从文献发文量、作者与机构、关键词共现和聚类等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展开分析,表示要重视关键重点热点问题的研究,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拓展实证研究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应用,探索走深走实的有效路径。郑州大学田向勇老师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历程和经验”分享理解体会,指出要从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历程中去寻找高校思政课建设规律,为把党的创新理论更好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彭斌院长作点评,指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明确要求,也为我们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次分论坛各位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氛围浓厚热烈,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学者的担当,互动和交流的形式为学术创新提供了良好平台。


31AC3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