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文化动力”分论坛三成功举办
  • 发布人:
  • 时间:2024-06-19
  • 点击:

6月18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文化动力”理论研讨会分论坛三在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21室顺利举办,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关海宽主持分论坛并作点评。

分论坛上,河南农业大学郭武轲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发展——以冀鲁豫区戏剧运动的历史考察”为主题,通过对冀鲁豫区戏剧运动的历史考察,说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和发展。信阳师范大学孔令茹围绕延安时期毛泽东整风艺术及当代启示进行发言,认为新时代应继承发展毛泽东的整风艺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党的建设。河南师范大学赵佳馨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动力,从根魂论、人民论、科技论三个部分说明了文化动力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河南大学刘文杰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维探析为主题,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新的历史起点要展现新辉煌、书写新篇章。南阳师范学院鄂佳潞聚焦新时代“第二个结合”的价值意蕴,认为只有坚持“第二个结合”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被赋予全新内涵。河南中医药大学张金霄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机理为主题,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河南大学马曼蕊以数智化赋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图景、症结及路向为主题,说明如何以数智赋能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数智化发展。郑州大学宋易航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的主题进行探讨,从人民性何以体现、人民性的价值指向和人民性的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讨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郑州大学石榕森以“第二个结合”的内在逻辑为主题,从必要性、可能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说明“第二个结合”的生成逻辑。郑州大学王祎琦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及时代价值,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出发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

点评环节,关海宽老师指出,此次研讨会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意义,促使青年学者们明确了在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角色。他表示,这些研究对于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国家发展动力、促进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最后,关院长还进一步勉励参会的青年研究者们继续深化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


一审一校丨李向洋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