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贤才莅止,新马启航——新入职教师风采展示
  • 发布人:
  • 时间:2024-09-22
  • 点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强化待遇保障,巩固好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根基。

日月其迈,春秋代序。金秋九月,马克思主义学院集四海俊彦,聚八方英华,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新教师,他们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对未来的期许,奔赴一场理想之约。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

曾孟

男,汉族,中共党员,1995年12月生,河南信阳人,法学博士。

一、教育经历

2014-2018,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学士;

2018-2020,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硕士;

2020-2024,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博士。

二、代表性学术成果

在《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习与实践》《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刊物发表文章若干,出版专著《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视域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合著)。

三、访谈采撷

1.您的方向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

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2.您未来将如何兼顾教学和科研工作?

努力做到教研相长、互相促进。

3.您来到郑大后最难忘的经历/景色是什么?

眉湖风景怡人,马院学习氛围浓厚。

4.如果由您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您最想推荐哪本书?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李冬美

女,汉族,中共党员,1995年12月生,河南驻马店人,法学博士。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一、教育经历

2013-2017,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学士;2017-2020,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硕士;2020-2024,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博士。

二、代表性学术成果

在《出版发行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若干。

三、访谈采撷

1.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

我的研究方向是中共党报党刊阅读史。中共党报党刊阅读是近代以来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文化景观,中共党报党刊阅读史是一部读者与报纸、与党政军联动的历史,也是一部被塑造阅读的历史。对中共党报党刊阅读史的研究,希望能拓宽以往报刊史研究的视野,进而呈现知识传播与个体阅读的思想历程之间的变化关系,展现个体的心灵与国家命运的联结,阐释报刊阅读与社会思想文化变迁的内在联系。

2.您未来将如何兼顾教学和科研工作?

教学与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上好学生满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基本功,持之以恒潜心科研工作是核心点。后续我将努力科研,将前沿的科研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为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科研,不断探索新问题。

3.您来到郑大后最难忘的经历/景色是什么?

郑大图书馆让我印象深刻,图书馆的学习氛围浓郁,读者求知若渴,都在埋头学习。此外,学校老师学识渊博,谦逊有礼,怀揣着对后辈的深切关怀与提携之心,我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工作非常安心。

4.如果由您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您最想推荐哪本书?

《毛泽东选集》

邱园园

女,汉族,中共党员,1992年10月生,河南周口人,法学博士。郑州大学讲师。

一、教育经历

2013-2017,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学士;

2017-2020,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

2020-2024,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博士。

二、代表性学术成果

分别在《思想理论教育》《理论月刊》《理论导刊》等刊物发表文章若干。

三、访谈采撷

1.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具有情义和正义的事业,把自身的存在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存在联系在一起,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您未来将如何兼顾教学和科研工作?

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内在统一的,把教学内容凝练、提升为学术问题,把学术问题融入、转化为教学内容;把问题想明白,把道理讲清楚。

3.您来到郑大后最难忘的经历/景色是什么?

最难忘的是学院由《共产党宣言》全文镌刻成的马克思、恩格斯画像,每次经过内心都会萌发一种对人类文明的敬重感以及文明传播的使命感。

4.如果由您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您最想推荐哪本书?

《共产党宣言》

王海诺

女,汉族,中共党员,1994年8月生,辽宁沈阳人,法学博士。

一、教育经历

2013—2017,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学士;

2017—2020,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法学硕士;

2020—2024,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法学博士。

二、代表性学术成果

分别在《科学与无神论》《河南社会科学》《江淮论坛》等刊物发表文章若干。

三、访谈采撷

1.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问什么选择这个方向?

我的研究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经济建设,目前主要关注的是“五年计划(规划)”和工业化建设。选择这样一个方向,一方面是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的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希望能够从经济建设这样一个角度,为此论述提供无可辩驳的论据。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程度实际上关系到生产力发展水平,进一步讲,它关系到生产关系的变革、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我想通过我的研究,观察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如何起步、如何在曲折中发展的,观察中国是如何从一穷二白、逐步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工业门类的国家”。我认为,这样的一个问题,它不仅仅是对历史总结与反思,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历史过程摆脱了西方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为非洲和不发达地区和国家建设工业化、现代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案。

2.您未来将如何兼顾教学和科研工作?

教学与科研事实上并不矛盾,二者是互为补充、互相支撑的关系。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科研工作者,既要做好科研、又要做好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科研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将科研中取得的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之中,丰富教学内容。

3.您来到郑大后最难忘的经历/景色是什么?

最难忘的景色是马院门口的一片树林,树木郁郁葱葱,看到这一景象,我就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如果由您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您最想推荐哪本书?

彭明教授任总主编、多位顶尖学者主编的《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历程》丛书。

于伟

男,汉族,中共党员,1992年1月生,山西晋城人,科学技术史专业,理学博士。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一、教育经历

2010-2014,郑州大学,历史学士;

2014-2017,上海交通大学,理学硕士;

2017-2023,上海交通大学,理学博士。

二、代表性学术成果

在《科技技术哲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若干,参与中国科协、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

三、访谈采撷

1.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方向?

我的研究方向是明清科技史、中国近现代史。目前侧重于近现代军事技术史,当时选择这个方向,主要是基于自身学术兴趣。个人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好基础,储备历史学知识,硕士阶段开始学习锻炼材料研读,问题研究,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到博士阶段,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挖掘原始史料,对比中外文本,对近代化军事技术传入中国的历史进程有了一些新发现。接下来将继续沿着历史脉络研究,尤其是清末民国近代军事技术史,对其西化与发展的历史进行反思和总结大有必要。

2.您未来将如何兼顾教学和科研工作?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认为教学与科研二者是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相互促进的。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和核心,教学工作能激发科研问题意识,拓宽研究的领域和思路。教学实践也检验着科研成果。科研是教师的兴趣和追求,扎实的科研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支持。要坚持以教学为根本,科研为支撑,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履行思政教师的职责。

3.您来到马院后最难忘的经历/景色是什么?

重回母校,感触颇多,母校的环境变化不大,曾经教导我的老师虽多已退休,但笃学不倦、深耕学术的教学研究氛围一以贯之,郑大求是担当的精神和马院深厚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肩上深重的责任和教育的温度。

4.如果由您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您最想推荐哪本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师语如星昭暗夜,教风若雨润心田,学院始终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培根铸魂,锻造一支具有严谨学术态度、深邃思想见解、高尚师德师风的教师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相信5位新入职教师,能够躬耕育人,砥砺前行,铸造学院发展新辉煌,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