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2024年11月8日,“第五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中原论坛”在郑州大学举行。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院党支部书记宗爱东等专家学者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0余所高校的青年学者、硕博士研究生参会。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别荣海出席开幕式,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介绍论坛筹备情况,郑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世勋出席论坛,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薛安国主持开幕式,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玉生、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高昂主持报告环节,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志翔主持闭幕式。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薛安国主持开幕式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吴满意主持特邀报告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徐玉生主持主旨报告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高昂主持主旨报告
别荣海致欢迎辞。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和实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新的使命和任务。我们要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发挥理论在解释规律、分析问题、指导实践中的重大作用。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时代发展。
第五届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
中原论坛在郑州大学举办
刘吕红介绍论坛筹备情况。她指出,郑州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提升,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中原论坛的持续举办,是学校致力于为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平台的印证。本届论坛采取承接式的设计理念,期待大家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在研讨中凝聚思想共识,用心感受时代脉搏、感悟思想伟力,共同为实现本次论坛的高质量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郑州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刘吕红介绍论坛筹备情况
主旨报告环节,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院党支部书记宗爱东、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张广兴、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军、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洁、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任中义、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亓光、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殷一博、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伟等做主旨发言。会议共设置八个分论坛,与会人员围绕子议题展开了专题研讨。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作特邀报告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张国祚作特邀报告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院党支部书记、
副院长宗爱东作特邀报告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
张广兴作主旨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梁军作主旨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郑洁作主旨报告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任中义作主旨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亓光作主旨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殷一博作主旨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教授、文科建设处副处长
刘伟作主旨报告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一茗发言
分论坛交流现场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在闭幕式上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她表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参会的青年学者身上,我们看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明前景。在新征程上,她勉励青年学者们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牢牢握住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思想武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改造世界。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为青年学者、硕博士研究生提供更优质的交流研讨平台,欢迎大家继续关注郑大马院相关论坛活动,共同为推动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作出贡献。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刘吕红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薛安国宣布获奖名单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徐志翔主持闭幕式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成敏教授、
冯聚才教授、郭彦森教授为获奖人员颁奖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中原论坛”由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为参会主体的全国性学术论坛,旨在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者及青年学生提供具有学术理论深度、时代温度的学术交流平台。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本届论坛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为主题,共收到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投稿论文1000余篇,150余篇优秀论文参加此次论坛的宣讲交流。
一审一校丨和亚飞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