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北京大学咸蔓雪老师应邀作“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从构想到现实”学术报告
  • 发布人:
  • 时间:2024-11-22
  • 点击:

20241116日上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越南语专业副教授咸蔓雪老师应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的邀请,在马克思主义学院206会议室作了题为《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从构想到现实》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越南研究所副教授成思佳老师主持,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越南语教研室主任谢昂老师和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所长、教授于向东老师分别担任与谈人与评议人,来自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历史学院等不同学科背景的4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学术活动。

本次学术报告是纪念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创所所长戴可来先生系列学术讲座之一。戴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师从陈玉龙、邵循正等研究越南史和中越关系的名家和大家,长期致力于越南历史、中越关系史和亚洲民族志的探索,苦心耕耘、泽惠后人,先后创立印度支那研究室和越南研究所,是郑州大学区域国别研究和亚洲研究的拓荒人和开创者。本次系列活动由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策划和发起,旨在纪念和弘扬戴可来先生的学术精神,加强与国内外越南研究同仁的交流与合作,为郑州大学越南研究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略尽绵薄。

讲座正式开始前,咸蔓雪老师回忆了她与戴先生的交往,对先生的学术成就及其所创建的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戴先生及于向东老师领导的郑州大学越南研究所一直都是中国越南研究的重镇,要继承和发扬戴先生的学术精神和成果。讲座伊始,咸蔓雪老师首先对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精炼梳理和回顾,之后则集中围绕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和实践推进中越命运共同体概念解读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当前进展关于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考四个方面展开。咸老师指出,中越命运共同体概念由中国首先提出并不断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一部分,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从构想逐步成为现实,是以中越关系新发展、国际局势变化为现实基础,已经成为中越两国的共识并得到积极推进,表现在两国政治往来、经贸关系、人文交流等多方面,成果斐然。

进入与谈和评议环节后,谢昂老师从越南传统文化的角度对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这一讲座内容作了回应和补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她指出,越南传统文化以和合为内核,有着与中国相类似的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融合发展的历史过程,两国具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和价值共识,成为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深厚传统文化基础。

于向东老师代表越南研究所感谢咸老师和谢老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充分肯定了她们所分享内容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从理论与实践、宏观和具体的结合阐述了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见解。他指出,要理解中越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首先要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有着深邃的思想基础,既包含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也包括从现实考量出发的利益、安全、责任共同体的认同。构建命运共同体具有实践过程的渐进性,合作内容的丰富性、建设形式的层次性等特征,与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相辅相成,并行不悖。近年来的中国外交、中越关系的发展都是在朝着构建命运共同体方向持续推动的。

评议结束后,与会师生踊跃提问,与咸蔓雪老师、于向东老师等进行了互动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中越具体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建构及两国关系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讲座结束后,咸老师和谢老师还前往越南研究所参观,于向东老师还向两位老师赠与了越南研究所出版的部分学术著作和期刊,希望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大学各位越南研究同仁的交流与学习。






一审一校丨成思佳

二审二校丨徐志翔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