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典耀”第23期】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举办“典耀”读经典活动
  • 发布人:
  • 时间:2025-01-29
  • 点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全民阅读工作深入推进,读书学习蔚然成风。为切实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12月18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在马院102教室举办“典耀”读经典活动。本期读书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向昆老师指导,23级硕士研究生王晓涵主持,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2023、2024级硕士、博士生参加。此次读书会的阅读书目是《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该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抉择。

读书会上,同学们围绕阅读内容纷纷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博士研究生王泳宏谈到作者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策略角度进行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五次选择,即实行新民主主义、仿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转向改革开放。他认为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记录,更是一个深刻的反思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主观臆想;刘欣冉以毛泽东为什么改变新民主主义的设想为切入点,对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并强调应该保持将问题置于历史情境中的学术态度,对历史的复杂性保持敬畏,进行冷静和理性的分析。

2023级博士研究生王泳宏分享

2023级博士研究生刘欣冉分享

硕士研究生张心意以第一章为切入点,结合相关论文,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进行探讨,分析党的领导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而做出了提前结束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决定;崔梦洁主要分享第五章的相关内容,阐述了改革开放是一种理论创新,超越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典模式,进一步论述了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和影响,同时提出改革开放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黄珊珊则认为,我们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平衡协调各方面发展与建设,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倪思忠认为做出舍弃“新民主主义”这个历史阶段,表现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并结合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从政治、经济方面对领导人的观点进行了再阐释,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领导人的观点基本一致。

2024级硕士研究生张心意分享

2024级硕士研究生崔梦洁分享

2024级硕士研究生黄珊珊分享

2024级硕士研究生倪思忠分享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就书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辩论。对“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是必然还是偶然?”、“为什么选择苏联模式?”、“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是否可以解决权力异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杨向昆老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老师赞扬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和思考深度,并鼓励大家继续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他谈到,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是想让同学们熟悉萧冬连这位作者,了解作者视角下的国史,不仅有政策演变,还有党的领导人为什么会做出这些选择,以及相关政策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什么问题,希望同学们通过阅读相关书目,能够对这一两百年的历史有宏观的认识,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交流环节

杨向昆老师点评总结

此次“典耀”读书会活动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硕士、博士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还激发了大家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深入思考和探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青年学子们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探索,把此次读书会的收获转化为学习和研究的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理论水平。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