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分论坛在郑州大学南核心教学楼2-203A顺利举办。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斌、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小九、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顾成敏、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晓毅担任此次论坛的对话嘉宾。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黄河科技学院等全国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教师参加对话活动。分论坛由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主任王卫兵主持。
分论坛包括“提问对话”和“自由交流”两个环节。提问对话环节,多名教师围绕教学实践与职业发展提出问题。有老师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点问题,提出如何优化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老师从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切入,提出怎样设置思政课内容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问题;有老师围绕思政课教材体系变革提出德法课程变化的问题;有老师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坚守思政课的价值理性与人文关怀的问题;有老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学生互动以提升课堂活力的问题;有老师结合自身实际,提出青年教师该如何平衡教学与科研,以适应马院发展、成长为行家里手的问题。四位专家针对老师们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彭斌教授建议,思政课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掌握学生特点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以增强课程吸引力。郑小九教授深入剖析“德法”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指出应正确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顾成敏教授鼓励青年教师把握学院发展机遇,找准个人定位,化内卷压力为发展动力。赵晓毅副教授提出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内容为王、方法为要”,倡导教师应深耕教材、读原著学原文,将教学内容准确传达给学生。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之间展开深入交流,现场讨论气氛融洽、内容丰富充实。
本次分论坛对话成果丰硕、交流成效显著,对于推动“德法”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审一校丨王卫兵
二审二校丨任中义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