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转载丨豫剧+思政课+宣讲!这场活动让信仰“声”入人心
  • 发布人:
  • 时间:2025-05-02
  • 点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4月29日,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指导,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河南)、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主办,郑州大学实验小学西校区、河南省高校青年宣讲名师赵晓毅工作室承办以“信仰·传承·践行:九曲梆响传豫韵 家国情怀燃乡魂——豫剧里的思政课”为主题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协同建设“初心芽”计划主题宣讲活动举行。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协同建设“初心芽”计划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河南省少先队工作学会、河南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大学实验小学西校区相关工作负责同志,河南豫剧三团青年演员韩亚冰,以及河南省“红领巾”巡讲团、郑州大学“马院青年”宣讲团、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宣讲团和三所学校师生代表、家长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此次活动由河南省高校青年宣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晓毅主持。

河南省高校青年宣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晓毅主持

一、主题宣讲

1.《人民艺术家常香玉》

巩义市第五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少工委副主任王凯鸿

王凯鸿以“人民艺术家常香玉”为主题,讲述常香玉在艺术上的成就,以及对党和人民事业做出的贡献,生动展现了她“戏比天高,艺无止境”的初心和“德艺双馨,慷慨报国”的志向。她表示青年一代要向常香玉学习,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

2.《豫剧里的家国情怀》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院青年”宣讲团成员李苗雨、范晟超、梅文豪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院青年”宣讲团成员李苗雨、范晟超、梅文豪通过演绎《穆桂英挂帅》《朝阳沟》两个经典曲目,生动展示豫剧的舞台上,演绎的从来不只是故事,更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精神底色。

3.《九曲梆响·唱响乡音》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九曲梆响”团队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九曲梆响”团队以豫剧“传承创新”为主线,通过朗诵的方式展现豫剧台前幕后的故事,以及从传统戏台到云端传播的创新发展,彰显了豫剧艺术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诠释了新时代青年要做“拾穗者”和“摆渡人”,守护文化根脉、开拓传承新局。

二、现场表演

1.豫剧《风雨故园》经典选段——《小蜗牛》

河南豫剧三团青年演员韩亚冰

三、互动体验

韩亚冰以朱安的角度,揭露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残酷,带领全体师生回到二十世纪初那个风雨飘摇的故园,让大家更加真切感受到新时代给我们搭建了成就出彩人生的大舞台。她以扎实深厚的戏曲功底与细腻生动的舞台表现力准确把握人物心理细节,引发现场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互动环节,韩亚冰现场示范豫剧表演中的经典动作,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1.唱脸谱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西校区“实小少年”宣讲团菁苗之家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西校区“实小少年”宣讲团菁苗之家以创新形式创编《唱脸谱》舞曲,将传统戏曲元素与现代舞蹈巧妙融合,既展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为经典注入新生活力。




师生代表、家长代表认真观看

三、颁发聘书

郑州大学实验小学西校区副校长王长江为韩亚冰颁发校外辅导员聘书。

合影

此次主题宣讲活动以戏曲传情,以文化育人,以思政铸魂,让师生在豫剧角色的共情中感悟家国情怀,在文化底蕴的学习中读懂时代之责,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育人格局中,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培育既能读懂中华文明精神密码、又能勇担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内容来源于:豫教思语)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