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7月19日,郑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研习班在西柏坡培训基地开班。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薛安国,石家庄市委党校公务员能力建设教研部主任梁胜文,郑州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关负责同志,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50余人参加开班仪式,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昂主持开班仪式。
仪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梁胜文致欢迎辞,他对郑州大学思政课教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西柏坡基地的历史沿革,以及在干部培训、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强调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研习班对于提升思政教师素养、促进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随后举行的授旗仪式上,学员代表从梁胜文手中接过班旗,标志着此次实践研习正式启航。
薛安国介绍了研习安排和纪律要求:一是思政课本质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西柏坡、正定、雄安等地是鲜活教材,能让理论具象化;二是助力教师成长,红色实践可锤炼党性、坚定信念;三是提升教学实效,鲜活案例能增强课程吸引力。他要求,老师们在研习时要带着“研究思维”,以历史与现实贯通思维悟西柏坡精神,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思维析正定经验,借当前与未来展望思维探雄安价值,将见闻转化为鲜活的思政课教学资源。他表示,老师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令行禁止守纪律,万无一失保安全,带着饱满的热情、研究的思维和严格的纪律,全身心投入到这次实践研修,为更好地讲好思政课注入新的思想动力和知识源泉。
刘吕红在讲话中表示,开展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习是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社会实践研习,老师们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吸引力。一方面是要深刻理解西柏坡精神的内核。西柏坡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作为中国革命的枢机转折点,作为战略决战指挥中枢,完成三大战役的军事实践创新;作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地,构建起以“两个务必”为重要内容和西柏坡精神;作为“进京赶考”出发地,形成党的建设理论原型。这种时空交汇孕育出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为价值内核,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为实践品格,以依靠群众、团结一致为方法论基础的精神谱系,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键节点。另一方面是要从西柏坡精神中汲取学院发展的力量。学院组织老师们来到西柏坡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核心目标是使老师们能够亲身感受革命历史和西柏坡精神的深刻内涵,塑造“永远赶考”的奋进意识,破解学院发展瓶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实效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本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研习班计划安排一周左右的时间,通过主题报告、现场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围绕弘扬西柏坡精神、廉政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实践等主题开展学习,有利于积累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案例,提升学院建设发展的整体效能。



一审一校丨穆柔云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