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党的新发展理念和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建设好新时代“大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50余人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研习活动,前往雄安新区等地,感受高质量发展成就,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勇前进。
21日上午,研习班赴雄安新区开展现场教学,学员们车览雄安新区,了解雄安新区发展概况。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由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新区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打造未来之城,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这座“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正书写着千年大计的崭新篇章。在“雄安印象”综合文化展览馆,参观了“雄安·共生”“雄安·共建”“雄安·共享”三个展区,通过现实AR、裸眼3D、多媒体触屏互动等数字科技的现代化手段,了解雄安历史文化脉络和建设发展历程。在电建智慧体验中心,通过科技赋能沉浸式体验,深入理解雄安新区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历史定位和使命任务,认识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的战略内涵,对于讲深、讲透雄安新区城市发展思政大课具有重要意义。
21日下午,研习班参观了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纪念馆涵盖序厅、全面抗战的爆发、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侵华日军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队与水上游击战等板块,全方位展现了白洋淀地区的抗战历史。通过电光声、三维动画立体成像、大屏幕投影等现代化展示手段,教师们深刻感受到雁翎队的英勇无畏和智慧勇气。白洋淀不仅是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更是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雁翎队利用白洋淀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日寇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水上游击战,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通过参观雁翎队的英雄事迹,教师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雁翎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精神的生动写照,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有助于促进新时代大学生追求卓越、勇于担当,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青春之歌。、



一审一校丨王卫兵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