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党的新发展理念和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堂,建设好新时代“大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50余人开展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研习活动,前往西柏坡、雄安新区、正定等地,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勇前进。
7月22日上午,研习班学员们来到直隶总督府开展实践研习。直隶总督府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历经清代八帝180余年,是直隶省的政治中心。其建筑格局与规章制度体现了古代行政体系对廉洁、高效的追求,如“公生明”戒石坊等廉政文化遗存,对当代廉政建设具有启示意义。直隶总督府在近代经历了八国联军占领、辛亥革命后的政权更迭等多次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曲折历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直隶总督府与西柏坡、白洋淀等教育基地共同构成了红色教育路线。这条路线以“赶考精神”为航标,凭百年衙署为明鉴,借苇荡烽火铸风骨,将红色基因的赓续、历史智慧的传承与民族气节的激扬交织在一起。通过这条路线的学习,学员们全面感受了红色文化的魅力,深化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强化党性修养,增强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责任感。
7月22日下午,研习班学员们来到正定县参观学习。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在正定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习近平以“走遍全县每一个村”的务实作风深入调研,提出“人才九条”推动思想解放,带头抵制“形象工程”,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种“实事求是、心系群众、敢于担当”的从政理念,正是后来八项规定“改进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等要求的实践源头,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作风建设”篇章的起点。在正定县委大院大槐树下,学员们在微党课的氛围中,回顾习近平总书记那段开始从政的难忘岁月,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念、为民情怀、改革思维、开放意识以及务实作风和责任担当。这些品质和精神,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在正定古县城,学员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案例教学、数字化赋能(VR展陈)等创新形式,实地查看古城保护,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转化为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实践动能有了深度的体验,更好的了解了如何更加有效地将红色基因融入党性教育、思政课程及社会治理,培养兼具历史根脉与时代担当的新时代人才,彰显了“知行合一”的育人哲学。












一审一校丨穆柔云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