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课题,充分发挥戏剧艺术的美育功能,弘扬豫剧这一河南本土戏曲瑰宝,9月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学院联合举办观看现代创新豫剧《复活》联排第三课堂活动。该剧根据同名世界文学名著改编,并由郑州市戏剧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中心创排、“梅花奖”得主张艳萍领衔主演。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院师生代表四十余人参加活动,并与主创团队展开深度交流,让传统戏曲在青春互动中焕发新活力。
豫剧《复活》,以托尔斯泰世界文学名著为蓝本进行本土化改编,既保留原著对人性救赎与精神复活的深刻探讨,又巧妙融入中原文化独特韵味,让经典与本土艺术碰撞出别样火花。联排活动中,张艳萍饰演的秋桦,以婉转深沉的豫剧唱腔,细腻勾勒出女主人公从沦落到觉醒的心路历程;李璨饰演的柳道甫,则凭借精湛演技,刻画了贵族青年在忏悔中走向精神“复活”的挣扎与成长。复杂的人物关系网、饱满的情感表达,让在场师生在沉浸式观剧中,领略经典名著与传统戏曲融合的独特魅力。
演出落幕,一场围绕“戏曲传承与创新”的零距离对话随即展开。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高昂率先发言,她强调艺术教育与思政育人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认为此次活动为学生搭建了“美育+思政”的实践平台。与会同学结合主创团队提出的问题,发表观剧感受和见解,提出“跨界融合”“科技赋能”“内容年轻化”等方向和“多视角剪辑”“戏曲解说”等方法,为戏曲传播注入青春思路。
交流结束后,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二楼剧场空间,深入了解舞台背后的艺术细节。在《复活》主题打卡区,与会成员纷纷合影留念,用镜头定格此次第三课堂的难忘瞬间,让文化互动的温度得以延续。
此次活动突破传统观演模式,以“彩排观摩+主创对话”的创新形式,让青年学生走进艺术生产一线。这不仅是一次经典名著的“复活”,更是传统文化与青春力量的深度对话。未来,学院继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新路径,持续引进优质艺术资源,为同学们搭建思想碰撞与艺术涵养的平台,让传统在青春中不断“复活”,生生不息。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昂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