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郑州大学)举办“胜利八十载 奋进复兴途”名师圆桌会(视频版)
  • 发布人:
  • 时间:2025-09-27
  • 点击:

为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脉搏、厚植家国情怀,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郑州大学)于9月19日举办“胜利八十载 奋进复兴途”名师圆桌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岳红琴、陈红杰、余红军、苏彦玲等思政课教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学生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学院教师陈曦担任主持。会议以“九三阅兵”中呈现的爱国主义教育新场景为依托,深入剖析了数字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互动探讨了青少年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师生交流充分,反响良好。

针对“大阅兵与国家实力及国际形象”的议题,陈红杰老师表示,大阅兵展示出科技强军与现代化国防实力,突显历史传承与和平捍卫者形象,并体现着国家凝聚力与制度自信。

“如何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维护和平的智慧”、“青年担当与国防意识”相关议题,岳红琴老师通过分析史料表示抗战时期团结的重要性,以及科技强军对维护和平的作用,呼吁不忘历史苦难、携手共创未来。陈曦老师总结分析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辩证关系,表示大国重器是国家安全的底牌,守护和平的能力是实现永久和平的保障,鼓励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践行“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高科技装备与国家安全”这一议题上,苏彦玲老师从强军思想和国防现代化角度,呼吁同学们要建立系统思维,既要看到科技强军的表象,更要深刻理解国防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战略意义。

围绕“阅兵素材二次创作”、“防范极端民族主义”相关议题,余红军老师表示创作应契合青年话语、促进价值融合,并须防范历史虚无和低俗化倾向;他明确区分了爱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内涵,引导学生们理性崇尚英雄、领悟精神品质而非盲目偶像化。

最后,与会师生就“技术赋能是否等于思想深化”这一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陈曦老师总结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成为理性的行动者,避免爱国教育娱乐化,要将情感的共鸣上升到责任的共担。

本次“胜利八十载 奋进复兴途”名师圆桌会圆满完成各项议题研讨,搭建起师生思想交流的桥梁,有效回应了学生关于爱国表达、理性认知、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困惑,为注入思想正能量,引导学生们理性爱国提供了切实方案。会议坚持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的原则,通过原生态师生对话,为推动思政教育下沉学生、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审一校丨陈 

二审二校丨高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