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转载丨山河永固!这所高校马院新生在博物馆里上“行走的思政课”
  • 发布人:
  • 时间:2025-10-02
  • 点击:

9月28日,由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博物馆联合主办,河南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河南省少先队工作委员会、郑州大学实验小学玉兰西街校区协办的“山河永固·郑州博物馆里的思政课”暨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活动现场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商志晓,郑州博物馆副馆长阎书广出席活动并致辞。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海涛,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耿云亮,团委副书记杨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薛安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任中义、徐志翔出席活动。郑州大学教师代表、2025级本硕博全体新生参加活动。活动由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高昂主持。

郑州博物馆副馆长阎书广致辞

阎书广表示,将思政课堂从校园延伸至博物馆,既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他邀请广大师生将郑州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在历史实景中深化认知、启迪思想,希望青年学子能够学有所获、志存高远,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坚定文化自信,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商志晓致辞

商志晓肯定了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强调其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思想启迪与价值引领的高地。同时,他对新生提出三点期望:一要坚定信仰、筑牢根基,以理论力量塑造三观;二要勤学深思、知行合一,以实践检验升华理论;三要胸怀天下,勇于担当,以奋斗之我奉献家国。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昂主持

奏唱国歌

薛安国为“四爱”教育优秀学生代表和军训优秀标兵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师生代表发言

郑州大学2025级本科生冯美卿

郑州大学2025级硕士研究生吴楠楠

郑州大学2025级本科生冯美卿、郑州大学2025级硕士研究生吴楠楠代表2025级全体本硕博学生发言。她们分享入学感受与憧憬,规划专业学习与实践,立志担当时代使命,与国家发展同向,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

郑州大学教师郭文荣

郭文荣结合自身体会,从三个方面向新生提出寄语。一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将信仰信念信心内化于心,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二是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根本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三是要永葆奋斗的青春底色,深刻理解奋斗的价值,在实干中书写无悔青春。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

刘吕红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学院指导教学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并通过“体魄、品格、学识”三个主题词向2025级新生未来学习生活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涵养强健体魄,倡导科学作息、合理膳食与持续锻炼,筑牢奋斗之基;二是淬炼高尚品格,既要胸怀大德、坚定理论信仰,也要注重小德、涵养个人修为,实现德才兼备;三是笃行深研勤读,沉潜经典、志存高远,甘于寂寞、执着积累,在持之以恒中夯实学术根基、成就学术理想。她勉励新生要不负时代使命、不忘初心誓言,汇聚多方力量,在青春征程中书写精彩人生。

主题思政课

在郑州博物馆

一堂以“山河永固”为主题的思政课

深情开讲


河南籍战地记者柳朝琦的抗战故事

主讲人:郑州博物馆金牌讲解员 程凡

五个篇章节目

课程在郑州博物馆金牌讲解员程凡对河南籍战地记者柳朝琦抗战故事的讲述中启幕,通过《山河破碎·悲歌壮行》《血肉长城·国歌诞生》《军民一心·铜壁铁墙》《黄河咆哮·灯塔指引》《人民的选择·时代的征程》五个篇章,以情景剧、合唱、朗诵、舞蹈、器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再现从抗战烽火到新时代新征程的百年壮阔史诗。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打破传统课堂边界,使思政教育真正从“课堂”走向“现场”、从“理论”变为“体验”,在师生心中烙下红色印记,激励着新时代青年在复兴征程上奋勇前行。

参观主题展览

学生们在讲解员带领下

有序参观“山河永固”主题展览

展览全景式再现了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透过一幅幅历史影像、一件件革命文物——从泛黄的电报文件到简陋的抗战武器,那段烽火岁月得以生动重现。同学们驻足凝望、静心聆听,仿佛穿越时空,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从苦难中涅槃、走向辉煌的艰苦卓绝与磅礴力量。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合影

本次活动是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次具有深厚仪式感的入学教育活动,同时也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以“山河永固”为主题,借助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实景空间,双方共同打造了一堂突破传统课堂边界的“行走的思政课”,生动展现了学院在推动思政教育内容衔接、资源共享方面的积极探索。这场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开学第一课”,为构建整体联动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提供了有益范例,也将激励新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在新时代勇担使命、贡献青春力量。

(内容来源于:豫教思语)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高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