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周年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办
  • 发布人:
  • 时间:2025-11-09
  •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加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人才交流,2025年11月8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周年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在郑州大学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总召集人靳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宋凌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原副局长薛庆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杰等专家学者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0余所高校的青年学者、硕博士研究生参会。河南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吕冰,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孙保营出席开幕式,副校长臧双全主持开幕式。


吕冰在致辞中回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二十年来发展成就。他指出,河南已构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育人成效显著。结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他对学科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吕冰表示,本次研讨会为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凝聚智慧,希望以论坛为契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为新时代贡献更多河南力量。

刘吕红介绍论坛筹备情况。她指出,郑州大学始终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并从规模布局、学科科研、发展速度、社会期望与未来潜力等多个维度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成效与特色优势,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学科发展规划。她表示,学校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不断夯实学科基础、凝聚发展共识,为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总召集人靳诺在主题报告中指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走出了一条有内涵、有成效的发展道路。学院积极回应新时代的研究要求、教学挑战与人才期待,推动学科从跟随到并行、乃至在某些领域引领的跨越,彰显了自我革新与发展能力。郑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是其坚守初心、服务大局、追求卓越的生动写照,其所积累的经验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绘就了清晰蓝图。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宋凌云在报告中系统阐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习与研究指明了方向。他提到,要深刻把握全会对新发展阶段和国家治理的顶层谋划,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薛庆超在发言中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曾预见“中国社会主义”将具有不同于欧洲的独特路径。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前瞻思考,为中国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

孙保营主持新书发布会。高等教育出版社阅读与继续教育出版社事业部副主任丁艳红致辞,她表示,教材建设应及时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增强内容吸引力与感染力。北京人民出版社主题编辑部副主任单明明,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孙保营,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以及郑州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杨雪冰共同为由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程》本科版与高职高专版,北京人民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五册《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系列丛书,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5种共12册理论丛书等新书揭幕。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郭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时昱、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屈桃、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志翔分别主持报告环节。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海青、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孙秀玲、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润枝、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晔、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岳奎、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武艳敏、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礼、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渊、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明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中心研究室主任尹建军、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水静、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付志刚、郑州大学副处级巡察专员方兰欣做主旨发言。会议共设置五个分论坛,与会人员围绕子议题展开了专题研讨。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薛安国在闭幕式上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他指出,此次会议立足学术前沿,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二十年发展历程与建设经验,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注入新动能。他建议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化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阐释,奋力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徐承向主持闭幕式。


此次会议以学科二十载建设荣光为基、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在思想碰撞与学术研讨中凝聚共识、擘画蓝图,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基础性引领性学科的使命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此次会议的丰硕成果必将转化为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激励广大研究者深耕理论沃土、回应时代之问,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助力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更多学术智慧与实践力量。

 

一审一校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和亚飞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发丨胡树飞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