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校友论坛在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学院建设推进与长远发展规划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

学院党委书记薛安国致辞。他代表学院对各位校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表示校友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坚实的依靠。他诚挚希望广大校友在资源共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携手共绘学院发展新蓝图。

在校友顾问代表发言环节中,于向东教授表示,学院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党中央对思政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全院上下的团结奋斗。他提出,未来应坚持正确方向,凝聚集体力量,进一步提升科研与师资水平,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并注重社会反馈。王振国教授深情回顾了退休九年来对学院的深厚情感,对学院软硬件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的显著进展表示欣慰,并祝愿学院学术成果更加丰硕,毕业生为母校再添荣光。王东虓教授提出了学科阵地的重要性、育人能力提升的核心作用,以及以使命感投身教育事业的意义。谈新敏教授结合智能社会发展背景,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表示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郭彦森教授以“感谢、珍惜、参与”总结个人成长历程,重申学术严谨的宝贵价值。冯聚才教授则结合国家政策与教育实践,深入探讨了学院在“十五五”及未来发展中的定位、挑战与使命,并对学科建设、思政课实效及青年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思考。

校友会嘉宾代表发言阶段,刘守勇校友深情回顾了在学院的求学经历,分享了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的心路历程。陈思坤校友表达了对母校和学院的诚挚感谢,并就研究生培养与学术氛围建设提出宝贵建议。李君龙校友表示,学院的培养体系是其形成思想自觉的基石,学院提供的平台资源是其保持自信的源泉,学院的发展进程更是激励其不断自强奋进的动力。

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学院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用心搭建校友与母校之间交流互动、资源共享的坚实平台,进一步凝聚校友情谊,深化合作共赢,与全体校友携手共推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论坛期间,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片。影片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招生40周年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周年,系统回顾了学院发展历程,总结了丰硕办学成果,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次校友论坛在热烈氛围中圆满落幕,为加强校友联络、汇聚校友力量、促进学院发展提供了宝贵平台。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会将持续优化服务体系,助力学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学校、河南乃至国家的教育事业与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审一校丨胡树飞
二审二校丨和亚飞
三审三校丨薛安国
核 发丨胡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