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要闻】郑州大学法学院举办纪念建院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之四 “40年的辉煌与展望:法学院发展模式校友座谈会”

日期:2020-10-27 信息来源: 浏览量:

10月24日下午,郑州大学法学院建院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40年的辉煌与展望:法学院发展模式校友座谈会”在郑州大学法学院大会议室举行,教师代表、部分校友参加活动。法学院党委书记梁庆亚主持了座谈会。

梁书记和法学院退休教授吕泰峰为开幕式致辞。梁书记回顾了法学院走过的四十年光辉历程,并对各位校友表示欢迎。吕泰峰教授从三个方面讲述了法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强调法律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中要守住底线,并且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了致辞。

梁庆亚书记

F1E8

吕泰峰教授

第一单元就“法学院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作了专题探讨,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辉校友和华东政法大学苏彦新教授主持。

王辉院长非常赞同吕泰峰教授强调的法律人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底线意识,并高度认可了郑大法律人的法律素质。苏彦新教授讲述了理论的重要性,强调在法学学习的过程中思考的重要性,认为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督促和激励,增加法学院的图书资料,促进郑州法学院这颗中原的法学明珠变得更加秀美。

王辉院长

苏彦新教授

杨永岗、陈启超、张水山、马斌、王文超等校友从增加学生实践的活动、聘请有能力的司法实践者传授知识等方面强调了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实践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就“法学院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完善”作了专题探讨。王军检察长从河南省检察院与黄河水利委员会共同发起的的黄河流域跨流域专项制度谈起,强调了我国检察制度的中国特色。

王军

蔚光勋

对于法学院的培养机制问题,刘英旭校友认为,法学院可以增加检察制度的相关课程,给予检察制度更多的关注,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作为广播电视台的法律频道的主编,杜世龙校友从社会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谈起,认为当前社会仍然缺乏法学人才,对于学院现已提供的的模拟法庭、辩论等活动,应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5F12

蔚光勋校友提出了学生的职业规划问题,强调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等规划自己的职业,而不是局限于检察官、法官等职业。朱丹校友从律师的角度出发,对理论和实践二者的关系做出了分析,强调以知识为核心,以实践为辅助,并指出,理论和实践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本科生应当在有限的时间里储备能够应对一般实践问题的能力。

宋四辈教授、靳建丽副教授认为本科学生需要通过司法实践认识到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校友史卫忠检察官认为,在新时代法学院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考虑好精神传承、名家培养、特色创造、奖惩激励、凝心聚力五个因素。吕越、宋菲、汪秀莉等校友也为法学院的培养机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论坛中,校友们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互动,现场气氛融洽热烈。

最后,梁书记主持了座谈会的闭幕式,他在总结讲话中表示,将认真梳理、研究、吸收校友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落实到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推动学院更快更好发展。梁书记表示,相聚总是短暂的,但是母校情、师生情、同学情是永恒的,不管身居何位,也不论身处何方,校友始终是母校的牵挂,始终是母校的骄傲,衷心希望各位校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支持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文:周诗雅、龚晨宇;审核: 吕广振)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电话:0371-67783100

传真:0371-67783100

邮编:450001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郑州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5002440号-1 豫公网安备410197020021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