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物理核物理学科、粒子物理研究所

首页 > 中心新闻 > 正文
《Physics Letters B》:微扰极限下介子对的引力形状因子
时间:2025-09-19   阅读次数:

近日,我院在介子对类时引力形状因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Gravitational form factors in the perturbative limit"为题目发表Physics Letters B 868 (2025) 139797;青年教师宋勤涛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为第一单位。

广义分布振幅(GDAs)是描述强子内部三维结构的重要物理量,其二阶矩对应于强子引力形状因子后者能够揭示强子的质量分布、自旋结构、以及力学性质(如压力分布和剪切力分布)。本研究聚焦于γ*γ→πηγ* →πηγ过程,在微扰极限下计算了螺旋度振幅,并首次将πη介子对的广义分布振幅表达为pion介子eta介子分布振幅的函数而介子的分布振幅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较为充分,可以被看作为一直物理量通过代入介子分布振幅,我们首次发现了一新的能动张量形状因子theta_3。该形状因子对应于介子对GDAP波成分,其存在打破了单个味道夸克能动张量矩阵元的流守恒条件。此外,本工作还验证了GDAs普适性(Universality问题,即从类空过程γ*γ→πη和类时过程γ* →πηγ中提取的GDAs具有相同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πη介子对的P波成分与奇特强子态密切相关。如果实验学家在Ppion-eta介子对中观测到共振态,那么其量子数JPC=1-+,无法由常规夸克模型描述,从而属于奇特强子态。本研究表明我们在实验上可以利用γ*γ→πηγ* →πηγ来寻找奇特强子态,为我国BESIII实验和日本Belle II实验合作组研究奇特强子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hysletb.2025.139797


下一条:《Physical Review D》:基于重子-反重子广义分布振幅研究强子内部结构

关闭

Copyright © 2020 郑州大学粒子物理核物理学科 All Right Reserved.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邮编: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