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河南日报开设“打好四张牌,中原更出彩”栏目,刊发我院李中建教授及李鹏程同学的“推进新型城镇化 要着眼于满足民生需求 ”一文,重点阐述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应满足的六大民生需求。以下是该文全文:
新型城镇化是我省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打好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张牌,规划要前,工作要细,使百姓得实惠、经济更繁荣、社会更进步,将新型城镇化的探索成为河南发展的特色名片。综合国内外城市化的各种经验教训,河南的城镇化至少应致力于六个方面的成功:
一是要“就得了业”:围绕产城融合做文章,依托当地自然及人文资源、产业基础、交通条件,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产业,将产业实体作为城镇化的引擎。特大和大型城市要定位于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消费产业错位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规划和引导实体产业向地级和县级城市布局,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用地、人力成本,有利于促进劳动力的就近就地转移,有利于缓解远距离流动带来的交通压力和空巢家庭问题。努力通过产业发展,夯实城市的就业功能,使中原城市群成为吸纳广大劳动力就近就业的“引力场”。
二是要“住得起房”。重视城市房价问题,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过高的房价,不仅会掏空劳动阶层的腰包,还会过高提高劳动力成本,湮没城市发展的后劲。要让百姓住得起房,城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在供给上,加快完善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程,扩大新建住房的中小型户型占比,使广大中等收入群体“ “住得上”、 “住得起”房。在需求上,认真贯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综合运用行政、信贷、税费等手段,及时主动地运用综合调控政策应对房价变动,从严控制炒房热度,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加快形成与人民群众收入增长相匹配的房价。
三是“上得了学”。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妥善解决外来务工经商群体的子女教育问题,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之义。在城市规划中,要将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同时纳入产业规划、市政建设体系中,将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使基础教育跟着劳动力流动方向而调整,在基础设施上保障外来务工经商群体的子女入托、入学需要。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双落地”,尤其是及时赋予居住证持有者的子女就近入托、入学的权利,优先解决外来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通过优秀师资选调扶持、定向交流等途径,推动基础教育资源分布均等化,使外来务工经商子女能像城市居民一样轻松入学,使每个家庭都能种植下未来的希望。
四是“坐得了车”。出行便利,既是现代都市的规划理念,又是大城市绕不开的难题。根据河南的实际,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大力加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首先,要加快建设以郑州为核心、连接中原城市群的城际高铁路网,实现“1+0.5”小时的高铁出行网络,使城际出行更快捷。二是规划领先,规划和建设各城区的交通换乘中心,将高铁、公交、地铁和机场交通站点无缝连接、零距离换乘,节约市内交通转换时间。三是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具有用地省、运能大、时间稳定等优点,是现代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要积极探索PPP等社会资本参与轨道建设的机制,将发展绿色、快捷式公共交通与城市内涵结合起来,建设便捷型城市。
五是“看得了病”。看病难、看病贵,是多年积累下民生负担,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体制机制完善,是推动河南人民得福利的基本性制度探索。在目标上,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在诊疗顺序上,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新秩序;在医院管理体制上,探索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彻底破除以药养医的传统模式,配合保基本、兜底线和可持续的医保体制完善及药品供应体系,要将医疗保障体制完善作为河南新型城镇化攻坚工程来抓,将解决老百姓的病患之忧。
六是“养得起老”。养老是城市的终极性保障性服务,河南应利用城镇化的红利期,提前谋划未来的养老需求:应加紧完善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将所有城乡人口均纳入养老保障范围内。及早在地产规划、医疗护理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体系上进行探索,为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做好准备,使未来的城市既是创业、就业和教育的宝地,也是养老和托负终身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