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郑州大学商学院2006级本科校友毕业十五周年返校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以“十五年华,母校归心”为主题,旨在搭建校友与母校、母院的情感联结与交流平台,共叙师生情谊,共话发展蓝图。商学院党委书记魏忠,执行院长、党委副书记王宁,党委副书记王传芳,时任商学院团委书记、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保营,2006级本科生辅导员孙勇及蔡玉平、王伟、温太璞、辛惠琴、刘霞、刘艳玲等教师代表出席活动。活动由2006级校友宋哲泉主持。
师长寄语:殷殷嘱托寄厚望
魏忠致辞。他代表学院向重返母校的校友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对校友们在各自行业领域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祝贺。他介绍了郑州大学及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和校友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成就。他强调,校友是学院最宝贵的财富,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学院将以校友会为桥梁,为校友搭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期待与大家共同书写商学院新的辉煌。

教师代表们的发言饱含深情与期许。蔡玉平老师以“诸君离校数载,归来依然年少”的诗句开篇,向校友们提出四点希望:一是把学习当成一种爱好,当今时代学习是改变人生最好的路径;二是把勤奋当成一种习惯,勤奋是实现个人价值、应对未来挑战和报效国家民族的阶梯;三是把感恩当成一种责任,要学会服务和奉献,滋养精神,汇聚元气;四是把诚信当成一种实力,他是中华民族贯穿古今的核心价值理念。
孙保营老师围绕“吃苦、吃亏、自律”六个字展开分享。他坦言:“这六个字看似简单,却是我多年来观察到的成功人士的共性。吃苦是成长的‘磨刀石’,能磨练意志;吃亏是处世的‘润滑剂’,能收获人心;自律是人生的‘方向盘’,能抵御诱惑。”他鼓励校友们将这六字箴言融入工作和生活,期望校友们要常与母校、与同窗加强联络沟通,交流分享心得、共话成长。
2006级本科生辅导员孙勇老师则以“三个记得”寄语学子:“记得根在何处——郑大是你们成长的沃土,商学院是你们梦想的起点;记得同窗之谊——这份在青春岁月里结下的情谊,是人生最珍贵的宝藏;记得肩上担当——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怀揣对社会的责任。”朴实的话语中,满是对学生的牵挂与期盼。
校友心声:拳拳赤子报春晖
校友代表温言杰、张霖琳、王晓川及线上参与的关德荣四位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他们深情回顾了在母校求学期间的难忘经历与珍贵回忆,分享了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的成长历程和收获感悟,句句离不开对母校培养的感恩之情。四位校友的发言引发全场共鸣,现场校友们纷纷表示,此次返校不仅是一次“寻根之旅”,更是一场“精神充电”。“看到母校的变化,我们由衷自豪;听到老师的嘱托,我们备受鼓舞。未来,我们会以实际行动回报母校,让‘郑大商学院人’的名片更加闪亮。”

薪火相传:爱心捐赠续华章
活动现场,2006级全体校友向商学院捐赠人民币68888元,用于支持学院发展。校友朱昱嘉代表2006级同学进行捐赠。商学院执行院长王宁代表学院接受捐赠,并向全体2006级校友颁发捐赠纪念证书。这份心意虽数额有限,但承载的是校友们对母校的深情厚谊,学院会将每一分钱用在实处,让这份爱持续传递。

活动尾声,校友们的热情丝毫未减,合影留念后漫步于熟悉的校园,并一同参观校史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大家畅所欲言,共同展望母校未来发展前景。他们约定,未来要加强联络,不仅要常回母校看看,更要携手助力母校发展。这场跨越十五年的相聚,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初心不改、共赴新程。郑州大学商学院2006级校友将带着母校的期盼,在各自的领域续写精彩,为母校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