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党委书记郑永扣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全体会上作重点发言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1-03-09 点击数:
3月7日
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与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代表共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水利部以及中央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审议。习近平听取了部分代表的发言,与代表们亲切交流,并作重要讲话。
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党委书记郑永扣在会上作重点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代表们的好评。
郑永扣代表说,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意高远,文风质朴,求真务实,催人奋进,是一个顺民心、指方向、求实效、促发展的好报告。报告指出,“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这些重要论述和政策措施,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切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反映了高校广大师生的心声,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愿望,为高等教育事业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努力方向。作为来自高等学校的代表,深受鼓舞,备感振奋。
郑永扣代表介绍了河南高等教育和郑州大学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他说,近年来,在教育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南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目前,全省普通高等学校达到107所,高等教育总规模232.35万人,在校本专科生145.67万人,在学研究生2.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66%。郑州大学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教育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连续实现了河南省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养本土院士等一系列突破,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显著提高。
郑永扣代表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优化发展高等教育”,“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郑州大学按照‘985’工程标准建设高水平大学,大力推进河南大学等高校实施省部共建,建设若干所骨干高等学校”。贯彻落实《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精神,一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二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强化内涵,提高质量;三要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加强大学文化建设;五要以高素质人才培养推进河南人力资源强省建设,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推进河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高效益社会服务推进河南产业结构调整,以高水平文化传承推进河南文化繁荣,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郑永扣代表客观分析了河南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发达省份存在的差距。他说,虽然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河南高等教育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难以满足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需要。一是学科建设水平不高,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偏少。全国69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河南仅有4个;全国21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河南也仅有4个。二是培养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的能力不强,对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三是办学经费不足。河南目前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因而得到中央财政的支持较少。尽管河南省委、省政府付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财力有限,高校办学经费存在较大缺口。
就解决河南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升河南高校整体办学水平,郑永扣代表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申报和建设方面对河南高校给予政策倾斜,帮助河南高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二是建议中央财政通过“211工程”、省部共建及其他渠道,加大对河南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