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新闻]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党委书记郑永扣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作重点发言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3-03-03 点击数:

3月5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参加审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党委书记郑永扣在会上作重点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们的好评。

郑永扣代表说,我完全赞同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是一个为民务实的好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来自高校的代表,我深受鼓舞。

郑永扣代表结合高等教育实际,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他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2年提高到30%,2020年将达到4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在此情况下,党和国家审时度势,提出高等教育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高校自身努力,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从高校来讲,要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特别是人才培养,这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切实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在新形势下,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要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深入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和实践技能训练,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三是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20多年来持续下降,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培养合格人才,身体是基础。要进一步加强体育工作,引导大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质;同时,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

从政府来看,政策和资金支持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大推动力。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措施,如“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特别是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今后还要继续增加,令人倍感振奋。我们相信,国家有关政策的持续推进和落实,教育经费的持续投入和增长,一定能够促进高等教育不断强化内涵、尽快提升质量。

从社会来讲,要积极为高等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譬如,完善依法治校法律体系,保护学校合法权益;加强舆论引导,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正确看待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高等教育发展,在资金、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与高校加强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基地等。

就河南而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2年达到27.22%,有普通高校120所,其中本科院校47所;在财力还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实现了生均经费1.2万元的目标,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高校,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下,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2012年底,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跨上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

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国内高等教育先进地区相比,还相对落后。一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太小。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391.3万人,河南为155.9万人,占全国的6.5%;2012年全国在学研究生172万人,河南仅3.2万人,占全国的1.86%,从结构上看,这与河南高等教育总规模极不相称。二是学科建设水平不高。912个国家二级重点(培育)学科,河南仅8个;287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河南仅有1个。三是科研创新能力不强。

郑永扣代表就提升河南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教育部继续增加河南高校研究生招生计划,扩大河南研究生培养规模,优化河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二是建议教育部、财政部结合“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在郑州大学选择符合条件的学科设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作为增强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推动河南高校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三是建议教育部、财政部结合《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在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布局方面给予河南倾斜,促进河南高校集聚和培养一批科研创新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Copyright©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