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新闻]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党委书记郑永扣向大会提交两件建议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3-03-08 点击数:
近日,在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校党委书记郑永扣,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学校中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议》和《关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郑永扣代表《关于在“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学校中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议》指出,2012年底,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作,在没有部属高校的1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重点建设一所地方高水平大学,中央财政进行专项支持。这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缩小区域间高等教育差距,促进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14所入选高校已经确定,中央财政首批专项支持资金已经到位。
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此,国家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入选。近年来,教育部、财政部扩大了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的支持范围。目前,全国已有28所非“985工程”高校承担有“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而14所“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学校尚无一承担“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从14所高校的情况看,一些学科经过长期重点建设,形成了鲜明的优势和特色,基本具备了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条件。
为此,郑永扣代表建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结合“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实施,在14所入选高校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学科设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作为提升这些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
郑永扣代表《关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指出,新型农村社区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切入点,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是农村社会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在不断加速,成为21世纪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为农村老年人养老提供服务已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村老人留守现象更加突出。农村养老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探索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以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陆续出台和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但由于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居住分散等原因,农村养老服务与十八大提出的“老有所养”还有差距。城镇化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改变了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社区优良的基础设施和新的管理模式为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还存在着对养老配套设施、体制机制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问题,一些社区虽然有养老院和养老中心等规划,但难以落实。
为此,郑永扣代表建议,一是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标准,作为约束性指标,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二是政府加大投入,设立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三是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配套机制,通过义工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家政服务等,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养老由经济保障型向服务保障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