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物保护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进行部署。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构筑了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少数民族文物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物证者,记录着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制度以及生产生活的历史轨迹,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抢救、保护、阐释、开发、利用好少数民族文物,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少数民族文物记载了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事实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恢宏激荡,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从历代中央王朝政权的流变迭进和纷争融合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朝各代对中国疆域的不断开拓和共同守护史,就是中华大一统的国家制度理想的奋斗和实现史。
这部由各民族共同铸造的辉煌壮丽的中国史,不仅记载于“二十四史”等汉文古籍中,也记载在《西南彝志》、满文老档、《创世经》等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以及宣武帝景陵、敦煌莫高窟、阙特勤石碑、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巨型石碑等大量的少数民族文物中。我国三大英雄史诗《玛纳斯》《格萨尔王传》《江格尔》反映了柯尔克孜族、藏族、蒙古族不畏强暴、不惧艰险,共同缔造美好幸福家园的民族史,同时也是中国史的壮丽诗篇。
少数民族文物承载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事实
一部中国史,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建筑史”。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越是强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就越多。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这是历代王朝更迭交替的本质,揭示了如何形成“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政权、统一的中国疆域、统一的中国历史。
在甘肃西和县仇池故国遗址出土的“魏归义氐侯”“晋归义氐王”“晋归义羌侯”3枚金质封印,分别是三国魏政权和西晋中央王朝赐给氐族、羌族首领的御印,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出土的六体文夜巡牌,正面中区用乌金体藏文、汉字书写“天字拾二号夜巡牌”,内区为汉字“元”字,背面内区分别用古畏兀儿体蒙文、八思巴文、波斯文书写“夜巡牌”,反映了元朝多民族融合、多元一体的政权特质。
西藏拉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河北承德外八庙以及云南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等大量少数民族文物,都反映了历史上各民族追求团结、向往统一以及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多元一体、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历史物证。同时,历朝历代中央政府、皇帝封赐少数民族地方官员的封诰敕书、册书印玺,以及少数民族地方官员敬献中央政府的呈文卷帙浩繁,彰显了中央政府治国安邦的经略,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多元一体的见证。
少数民族文物展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事实
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在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历史。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发生着经常性的经济贸易往来和互动,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1977年宁夏出土的“西夏鎏金铜牛”不仅反映了西夏时期的冶金工艺和雕塑技术,也呈现出牛和牛耕在党项族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是党项族与汉族经济文化交融的见证。党项族源自游牧民族古羌,属于古羌的西羌支,由于游牧经济不稳定,古羌人主动学习汉族的耕作方式,形成了畜牧兼农耕的生产方式。为寻找更好的资源,古羌人曾进行了大规模、长距离的迁徙活动,并开启了古羌的分化与汉、蒙古等民族的融合进程,大量古羌人融入华夏文明,与中原融为一体。有一部分古羌人选择前往湟河、青海湖等地区,成为后续演化出的西羌支的基础。直至1227年,窝阔台大汗对党项族发起进攻,幸存下来的党项人或融入中原文明,或被蒙古、回鹘等少数民族接纳。虽然党项族自此不复存在,但其血液和基因却融入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西夏窖藏、宋代烽燧线、鄂托克旗哈龙贵西夏参知政事墓,都是党项族社会生活、文化融合的实物见证。
在布达拉宫的壁画上,记录着“使唐求婚”“五难婚使”“长安送别”“公主进藏”等场景,不仅说明西藏自古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也说明西藏和祖国内地、藏族同胞和其他各民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我们所熟知的茶马古道,更是边疆地区和内地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各民族互通有无的经济文化走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史实,还记载于大量的少数民族民间契约和官方文书中。比如,土默特金氏蒙古家族契约文书详细记录了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土默特金氏家族的土地、房产交易等经济活动,时间跨度长达200余年。这些契约文书不仅用汉文书写,有部分内容也用满汉文合写和蒙古文书写,体现了土默特地区各民族紧密的经济依存与文化交往关系。
少数民族文物印证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文化事实
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灿烂文化的历史。形态各异、内涵丰富的少数民族文物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状况,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整体风貌。在古籍文物方面,各民族文化互融互鉴的记载不胜枚举。由汉文翻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的古籍作品有藏文《战国策》《大唐西域记》译本、蒙古文《孝经》译本、傣文《西游记》《儒林外史》译本等;少数民族古籍翻译成汉文的有《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西南彝志》等;各民族文化互鉴的古籍更多,有满蒙文合璧的《三字经》、满藏蒙维汉文合璧的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满汉文合璧的《满汉格言》《百话条子》《兵书》等。
各民族文化融合不仅见诸文物古籍,还体现于服饰、饮食、器物、仪式、神话、歌舞、节庆等符号。出土于新疆和田尼雅遗址的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融合了篆书、阴阳、天象、占卜、祈福、织造等多种文化元素与工艺,既是汉代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的证明,也是蜀地高超的织锦艺术广泛传播、汉代丝绸之路畅通无阻的实证。
流失国外、现收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元代缂丝大威德金刚曼陀罗(唐卡)”,是集多种文化于一身的珍品。缂丝工艺起源于汉代西域的缂毛工艺,在缂丝工艺的应用和传播中,回鹘人起到了重要作用,唐、辽、北宋、西夏和元代缂丝工艺都受其深刻影响。这件唐卡吸收了回鹘、西夏和南宋的生产技艺,体现了元代藏族的宗教信仰,在内容、纹饰和画风上又呈现出浓郁的汉文化特征,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与文化交融的伟大结晶。
少数民族古籍文物与历史古迹交相辉映,共同汇入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深厚的滋养。
(作者系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本文为国家民委研究项目《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体系”》(项目编号:2020-GMZ-04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