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领域论文“高被引”学者——无党派人士侯红卫

作者:党委统战部 时间:2016-05-19 点击数:

  
  

     侯红卫教授的办公桌上,除了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个笔筒,一部投影仪外还有成堆的书籍。这位戴着眼镜,颇有儒者风范的学者,除了晚饭,散步和睡觉外,其他时间几乎全部待在实验室和办公室。
     侯红卫教授从事新型功能配合物的研究,并探讨它们在光电磁材料、催化和药物等方面的应用。他在国际上发表SCI论文260余篇,以他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被引总次数在中国(大陆地区)本学科研究者中处于顶尖水平,也被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及国内的许多教授多次引用,论文被SCI引用的次数超过了6500次。从2000年开始,侯教授开始作为无机化学学科的第一学术带头人,十几年来在他门下毕业了博士生26名、博士后4名,毕业的学生中10人已被评为教授、12人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1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获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5人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三人获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
     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侯教授经常周末也待在实验室里。他认为:“科研工作者应该多花时间在研究上,而不是天天往外跑、出差。那样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做研究了。”
     对于科研团队的带领和管理,侯教授也很尽心尽力。为了能形成最强的科研战斗力,他采用了“民主加集中”的方法。当科研项目遇到问题时,他会首先和成员讨论,集思广益,找出解决办法。 侯教授说:“最后不得已由我决策的时候很少,因为基本上没有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
     “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比任何荣誉都要有意义。”侯教授把教学看得比科研更重些,也投入了更多时间在教学上。晚饭过后散步时,他常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候突然想到一个好方法,就赶快回家记下或者打电话告诉学生。
     为了能和学生更好地交流讨论,他特地在办公室安装了一台投影仪。侯教授的学生,博士生黄超说:“我们的每一篇文章,他都会用投影仪放大,一句一句地改,每一篇文章至少改三次以上。我们的文章以英文的形式呈现,主要发给国外的期刊杂志,侯老师不允许有一丝的错误。”
     侯教授虽然对问题较真,但是对学生非常地关爱。不管是不是他的学生,只要在学习研究上存在问题,去问他,他都会非常耐心地讲解回答。曾有一位博士生,在凌晨一点把写好的文章发给他,想着侯教授第二天才会看,但是,侯教授在凌晨三点多就把修改意见发了过来。
     侯教授为学为师,以自身作为表率,影响了很多人。他要求写论文时,一定要坚持三个原则:实验数据可靠可信不造假;引用别人学术观点标明出处;学术论文综合全面深入,不做浅层次总结。对于学术界存在的部分急功近利的现象,侯教授表示,不会让学生以追求发表论文为目的,要让学生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独立申请国家科研项目的能力和独立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能力。

 

Copyright©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