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秉持医务工作者初心使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坚决跟着中央令旗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积极响应郑州大学党委号召,满怀家国情怀,舍小家顾大家,无惧危险毅然奔赴湖北、河南疫情防控一线,夜以继日投身战“疫”最前沿,以坚强的意志、严密的措施、有力的行动不负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民盟盟员、呼吸内科副主任王红民教授,农工党党员、急危重科主治医师崔红卫,无党派人士、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单迎光,民进会员、精神医学科杨磊,毅然报名加入郑大一附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进驻湖北武汉方舱医院,与全国的“白衣战士”们一起共战疫情;农工党党员、内分泌科张好好副教授,无党派人士、心血管内科邢钰副教授,无党派人士、血液净化中心王欣芳副教授,作为河南省新冠肺炎专家组的成员,分别奔赴驻马店、信阳等疫情重灾区,负责协助当地医生的救治工作,指导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郑大一附院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展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战“疫”胜利的坚定决心。
王红民: “逆行战士”坚守武汉一线
作为郑大一附院的一名呼吸科医生,武汉前方告急,王红民教授没有丝毫的犹豫与徘徊,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南下武汉的列车。进入江汉方舱医院之后,他同全体医疗队员一起克服种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不惧艰险。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查房、出医嘱,与患者沟通交流,往往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医疗技能、热情周到的服务医治患者,驱走患者心头的黑暗,让他们重新找回了希望和自信。
2月22日上午,入驻江汉方舱医院的第18天,王红民教授带领他的临床团队像往常一样进行查房,详细询问负责病区内每位患者的病情,查看化验、影像等资料。当查房到五病房523床的时候,这位患者拉住王教授的手,激动地说:“谢谢王主任,谢谢河南的专家团队!你们精心的治疗和护理,不但治好了我身体的病,而且也抚平了我心灵的伤疤,让我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重树了生活的希望。我马上就要出院了,真心对你们说一声谢谢!”接着就把写好的感谢信交给了王红民教授。
“初进方舱,有诸多不习惯,加之病痛未愈,心情低落之极。但我病房内河南医生护士团队对我细心治疗,使我逐渐走出了阴霾。”“希望这次疫情早日结束,你们也能早日与亲人团聚,因为你们太辛苦,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们所付出的关爱。”这位患者的感谢信,饱含了方舱患者对河南援鄂医疗队的认可和信任,也温暖了郑大一附院每一位医疗队员的心,体现了患者与河南医疗团队的深厚情谊。
2月24日,在收到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下拨关心慰问一线支援人员专项经费和学校统战部门慰问信后,王红民教授全数捐给了武汉疫区。他说,“家有难、匹夫有责,没有一个人是局外人。组织的关心我很感动,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国赴难,为民分忧”。
单迎光:此间虽苦,此间亦有乐!
2月25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入驻江汉方舱医院的第21天。单迎光大夫陪方舱医院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前期时光,亲眼目睹了江汉方舱医院逐渐有序的变化,接诊了一批批的患者入舱,也欢送其中康复的患者出舱回家。在方舱医院的工作早已成了家常便饭,也逐渐适应了防护服下的一天四班倒。褪去了刚来时的慌张,沉淀下来坚定的目光。单迎光说,上班前尽量少喝水,这样可以延长憋尿的时间,再穿上纸尿裤,毕竟少去一次厕所就是省下一套防护装备。上午班查房,每人查50-100个不等,工作量较大,处理医嘱、沟通病情、筛选符合条件的出院病人;下午班紧接着处理上午班遗留问题,帮助患者查询检查结果,阅片评估患者病情变化,以及患者各种日常事务的协调;小夜班和大夜班期间,多数患者已经入睡,但是医生的工作从未停止,逐渐完善病历、病程记录,处理患者夜间的不适,初步筛查当天化验结果符合出院标准的患者,等主任查房时再核实一遍,双签字确保安全出院。一天的工作,大到患者的病情加重我们及时处理,紧急联系转院,小到患者缺了一块肥皂、一条毛巾,真可谓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解决。
都能理解对方的不容易,是方舱医院医患之间的约定。这份约定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但是却写进了彼此的心里!医者辛苦的付出,换来患者的康复和对医护工作的认可,是作为医生最开心的事情。不止一位患者跟单迎光说:“你们从河南专门跑来为我们治病,真的很感激你们。”都是三句话哽咽,流着泪然后露出灿烂的微笑。简单质朴,没有修饰的语言,不加掩饰的情感,让单迎光心里涌起阵阵暖流的同时,深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患者那一句句话语,一封封感谢信,一张张笑脸背后都是一个个幸福的家庭,作为医者能够奋战此间,虽苦亦有乐!
杨磊:抗击疫情,心意相通
如若没有这次疫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主治医师杨磊或许更为欢喜,因为年前他刚刚喜得千金。
2月3日杨磊医师晚上七点多刚下门诊,在回家的路上接到了郑州大第一附属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援助湖北的紧急通知通知。杨磊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转头朝着医院院感培训的方向跑去。2月4日早晨,与其他队员一道踏上了目的地——武汉。
深知使命重大,肩负重担,杨磊医师一到武汉一刻也没有停歇,不断地对医疗队队员们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评估。他深知,只有保障了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才能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救助。
2月5日晚上接到紧急通知,医疗队立即赶往方舱医院进行收治病人,由于这是江汉方舱医院首次收治病人,指挥部不清楚患者进舱后的情绪及心理状态会怎么样,指挥部给杨磊医师分配的任务是进舱巡视全部病人,对病人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了解,并及时进行疏导。方舱医院里面患者多,娱乐项目少,活动范围小,部分患者突然间离开家庭、家人、朋友,来到方舱医院,会出现担心、紧张,包括对疾病的恐惧、对治疗方面的担忧,出现一些焦虑情绪;一部分患者会对治疗失去信心,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宣教、支持性心理治疗就很有必要。
对方舱内部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杨磊医师知道靠个人一对一的这种心理治疗,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需要,个人的力量有限,他及时与方舱医院心理援助专家组组长刘忠纯取得联系,交流、商讨应对方案,得到刘忠纯主任、石川主任、西英俊主任的帮助,领取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以及心理健康宣传海报。在吃透指南和海报内容后,与协助工作的队员们立即将指南手册带进舱内张贴海报,分发给患者,对患者进行讲解,解决了大部分患者的情绪及心理问题。
抗击新疫,心意相通。杨磊医师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方舱医院内所有人员的身心健康。
王欣芳:勇担责任,全力救治
在河南疫情的重灾区信阳,先行抵达的郑大一附院第一批专家经过分析研判,紧急向医院后方发出救援信息,一附院连夜派出涉及重症医学科、呼吸科、血液净化、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和医院感染专业的7人团队,自带防护用品和药品、设备,赶到信阳与专家组汇合。无党派人士、血液净化中心王欣芳副教授便是其中一员。
2月10日20点10分,火车出发。路上王欣芳与同事抓紧时间学习交流了院感的注意事项,以及工作中其他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相互鼓励。23点20分,抵达信阳。第二天,王欣芳和同事们一起入驻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亚重症隔离病房,作为临床一线医生参与到这场战斗中去。实际情况的艰苦远远超出王欣芳的想象:防护资源短缺,医院基础设施差,病人情况普遍较重,医护人员相对不足,医护人员工作生活区空间不足,部分医务人员院感防控知识不足等。她们第一时间熟知了病患情况,熟悉并理顺临床各种流程,从临床治疗到院感宣传等各方面发挥带头作用,整个医疗团队迅速融合,进入良性运转。
王欣芳作为血液净化专科医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新冠肺炎救治中的应用,完成了所在医院的第一例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并指导完成了一例又一例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在会诊指导信阳基层透析室的相关病人救治工作中,得到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好评。
张好好:能为抗疫做些贡献,感到无比光荣
2月10日下午3点30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到河南省卫健委紧急指令,半小时内火速组建医疗专家组前往驻马店市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医院发出征集抗“疫”志愿者的通知,正在值班的张好好副主任医师立刻报名,希望奔赴抗“疫”一线。张好好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与武汉有深厚的感情。尽管此次出征时间非常仓促,但是她觉得,自己早已准备好了。从疫情开始,她就始终关注着武汉前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派出医疗队前往武汉,他们在那里日以继夜地奋战,身为同事,着实为他们担心。她也早已请命出战,如今使命终于来了,能为抗疫做些贡献,她感到无比光荣。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个全新的疾病且合并危重症较多,而内分泌相关工作多为慢性疾病的管理,这意味着张好好副主任医师需要快速适应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工作节奏。她积极学习诊疗规范、管理建议,通过对重型、危重型新冠患者的讨论学习和总结,很快进入角色。她每天深入驻地医院与专家组其他成员一起认真评估、分析每一位患者,为新冠重型、危重型患者的营养支持、血糖管理和内环境稳定及时给出优化建议,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和方案。
张好好副主任医师是一名具有5年党龄的农工党员,平日工作学习中始终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此次抗“疫”一线工作中,她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激发了作为农工党员的她进一步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决心,于是她申请火线入党,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坚信共产党人、农工党人都有临危不惧的勇气、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势必成功的决心,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邢钰:尽忠职守,更需一份无畏
河南疫情重灾区驻马店,先行抵达的医疗组在欧阳松云组长的领导下,各专业医生齐心协力,尽百分百努力为急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实施救治。2月10日下午邢钰副主任医师抵达驻马店后,立刻拟订新冠肺炎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要点和特殊注意事项等流程,制定表格便捷评估心血管事件风险,采用多种无创手段监测循环系统稳定,加强心电图指标的解读,结合新共识及时处理心脏基础疾病,合理药物联用避免对心脏收缩和传导功能不良影响。她与同事们共同讨论每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早识别危重型患者,早纠正内环境紊乱,以预防多脏器功能不良发生的几率,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经过密切的团队协作和夜以继日的精心治疗,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并好转。
邢医师平时工作勤勉认真,战时斗志昂扬。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忙碌紧张的一线支援工作让她无法辅导孩子功课,无法照顾孩子生活。从孩子的日记中可以看到对妈妈的浓浓思念,也可以感受到孩子知道“国有难,应操戈披甲,应众士争先”,会理解妈妈这份担当。
正是他们这群医务工作者,他们虽是孩子的母亲父亲,或父亲母亲的孩子,在这场战疫的最前线,他们首先是战士,正是他们的不怕苦不怕累,正是他们用行动用生命诠释医者的使命担当,才守卫了中华大地上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定会取得抗疫战争胜利!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还有很多这样的战士,他们奋战在不同的岗位上,面对这场特殊的战“疫”,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庞大正能量。
战“疫”未歇,仍需接续努力!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